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球汽车零部件裁员情况,车企的寒冬真的来了吗?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调整期,已经要到2021年才能进入新的增长通道,但未来市场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占比会越来越大,增长率也将大幅下降,2-3点年增长将是常态,估计2022年才能回到2018年水平!
全球汽车市场的寒冬已至,但这一轮只是小冰河期,平稳过渡之后会迎来一种全新的且健康的生态。
关于汽车行业的寒冬是否已至,作为汽车行业分析员应该是有话语权的;以车市数十年来的持续增长而忽然下跌,车企为搏市场出现的绝无仅有的大幅官降、二三线车企需求各种资本甚至直接卖牌,这些现象在2018~2019年接踵出现绝对预示了寒冬已至,而上游零部件企业裁员更加印证了这一说法。
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如:博世、博格华纳、大陆、舍费勒、固特异等,在近期均公布了裁员计划,其中比较夸张裁员的企业还有马勒的在2020年底预计裁员10%,不过博世不见得会更轻松;因为博世之所以能称雄是因柴油领域有绝对话语权,然而在全球最大的两大汽车市场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中,柴油动力都已不再是主流。
而钟情于柴油动力的欧洲汽车市场也在转型过渡期,柴油机燃烧做功产生的排放物以氮氧化物和颗粒物为主,这是会大大降低空气质量的物质;欧洲国家也柴油车疯狂增长后已经要面对生态的危机,所以欧洲多个国家已发布了禁售柴油动力汽车的时间表。
柴油零配件的生产线劳动强度更大,人工成本会是汽油零配件的3~4倍,所以柴油发动机需求的降低决定了博世等诸多供应商必然要面对减员;不过这只是第一轮,第二轮是油与电的博弈造成的更大影响,但在博弈出结果后市场仍会趋于稳定。
燃油动力汽车转型电动汽车是全球话题
因为产油国是很有限的,作为非产油国的社会发展动力则被实际控制石油的国家而左右;其次石油探明储备公布数据已不足消耗35年,在可以预见的阶段石油可能会成为三战的导火索,想要避开风波则要寻找替代能源,而能取代内燃式热机的动力元只有电动机,能替代燃油作为汽车动力源的能源只有电,不论通过氢能、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等方式,最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车辆使用。
所以电动汽车必然是未来的唯一形态,那么燃油车的整个供给、生产、制造甚至销售体系都会被打破,所以现阶段从上游供应链到车企都会在变革的过渡期中面对各种问题;同时电动汽车在技术增长的阶段综合实力还不具备完全替代燃油车的能力,然而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的信号已经指明了大方向,最终转型落地的时间节点不能确定,于是消费者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是购买油车用短时间,还是等待购买电车一劳永逸的选择障碍。
在这种心态的催使下消费终端也出现了下滑,而下滑的数据基本让消费者们印证了自己的顾虑,于是出现了链式反应导致车市预冷。
这一轮的“冷”不仅体现在上游供应商和车企,终端销售商、广告商、服务商以及我们的行业分析领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直白的说就是行业整体薪资标准都在下调,包括自媒体的收益都在缩水。
这就是这一轮变革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而春暖花开只有等到电动汽车具备了全面取代燃油车的能力,并从供应商、车企、销售商形成完整且健康的生态系统,届时全球汽车行业的春天才能真正的到来,可预见的时间应会在2022年左右回暖吧。
(关注天和Auto,获取科学的购车、用车、技术交流和最新资讯,每日更新;上文为原创内容在头条号与问答版同步首发,禁止站外转载。)
不止全球汽车零部件在裁员,主机厂也在裁员,至于汽车经销商,更是先行一步了。可以说随着汽车市场的下滑,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
车企自救的方法无非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方面,从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竞争就可以看出,可谓异常残酷,不时就有些车企和经销商倒闭。节流方面就是压缩各项开支,人力资源成本也是较大成本之一,裁员自然就无法避免了。
汽车销量下滑,车企倒闭、裁员,汽车市场这些现象普遍存在,可以说明车企的寒冬已经来了吧。
柴油车为何在中国没有像欧洲那么普及?
柴油车在中国的普及力度并不低,只是车型没有覆盖乘用车。
中国汽车保有量有2.4亿台,其中有三千余万台营运货车,如加上营运客车的保有量数字会很夸张。这些车的数量可能比欧洲很多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加在一起都要多,与大国如德国和法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在相当的水平,按照体量判断已经足够了,乘用车无法也不应该普及柴油车。
因为柴油发动机采用的是压燃点火技术,利用超高压缩比压缩空气产生高温直接引燃柴油,这种点火方式会让柴油燃烧后产生更多的氮氧化合物(NOx),这种物质对空气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其次柴油燃烧后还会产生比汽油多得多的颗粒物,总而言之柴油车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比汽油车大。
而国内的柴油动力汽车又普遍是大排量汽车,家用车的排量有2.0升就会被认为是大排量,而普通的轻卡用3.0升左右的柴油机算是入门,大巴车用5.0升的发动机还不算大排量,重卡牵引车用12.0升的发动机也不算夸张。但这些超大排量的柴油动力汽车油耗是很夸张的,消耗大量的柴油产生的排放也是很夸张的,普通的柴油动力公交车一年产生的排放约为7吨,试想哪些重卡的排放会有多高吧。
数千万台大排量柴油车产生的排放已经造成了极高的空气治理成本,剩下的2.1亿台左右的普通代步车如果也普及柴油动力,那么抬头还能看见天吗?柴油车的数量必须加以控制,除非不得不用柴油以节省油耗的刚需营运车辆可以使用,其他代步车则必须做出让步。至于欧洲市场柴油车略多也应该能理解了,因为车辆保有量太小可以随便折腾,然而作为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二大的国家不能这么任性,这点可以参考全球第一台汽车市场北美市场的乘用车也是以汽油动力为主。
而且欧洲市场的柴油车保有量也会快速的下降,因为欧盟多个国家公布了柴油车停产计划,随着保有量的增加这些地区也感受到了压力。这点可以以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作为参考,正因为欧洲部分国家柴油停产计划的公布,博世在柴油发动机领域的市场大幅缩减导致了大量裁员。所以柴油动力必然会成为过去式,尤其是在电动机实现了低转速超大扭矩以及混动技术快速进步之后,内燃式柴油机不再有任何优势了。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博世裁员不涉中国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