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米纽北最快四门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米纽北最快四门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蔚来、小鹏、车和家、乐视FF这些造车新势力,所做的事情都有什么不同?
蔚来、小鹏、车和家、FF(法拉第未来)这些新型的造车企业,有很多相同点,比如都是近几年起步的企业,都一样获得了高额投资,都更重视汽车的外观造型、乘坐舒适感和科技感等等。当然,这些新车企的产品也有很多不同。
蔚来汽车
蔚来ES8已于去年年底正式上市 售价44.80-54.80万元,创始版一经发布立马售罄。除此之外创世蔚来EP9电动超跑也已经在伦敦首发,第一批6辆车的车主是马化腾、刘强东、雷军等6位创始投资人,所以这说起这个品牌,媒体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带光环”。未来ES8的特别之处在于采用了航空级全铝构架,这在国内车企产品中应该是首次。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小鹏汽车G3采用了太空驾驶座舱,视野更开阔,3个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5个摄像头,20个智能感应设备隐藏在靓丽的车体之中,让驾驶感更舒适,更安全。
不同于国内电动车电池包大多采用自然冷却或者风冷,小鹏汽车设计了液冷电池包,可以在曝晒试验后,输出功率200kW以上而温升控制在10度以内,有效的解决了电池温升问题。
车和家
车和家创立之初设计生产SEV和SUV,其实车和家的SEV概念还是有很多先进之处,但是后期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是SEV项目已经取消。根据官方信息,SUV将于2019年开始正式面市。
乐视FF
关于FF91,不管成败必将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新型汽车史,这款车从诞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到最后分不清到底是因为造车让乐视更快倒下,还是因为乐视体系的崩塌,让造车一再受阻。
FF 91是法拉第未来首款量产车,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3日(北京时间2017年1月4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全球首发 ,先后多次成为新闻热点,也有部分媒体受邀实际体验,不过关于量产,暂时并没有确切时间。
FF 91是使用智能升降3D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运用激光脉冲扫描周围环境,是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核心元素,该系统还由超过30个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组成。独一无二的冗余再现出超高细节的360度周遭环境图,为自动驾驶功能保驾护航。
总结
这几个新型车企的产品,其实每一款都有很多先进的方面,不过根据这个问题来回答的话 ,我选择了每款车的一个独特点来说了一下 ,聊的都很简单,并没有深入去讨论这个问题,深入讨论的话,相信会有更多的话题可聊。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更多是相同点。但是既然您提问了,极果君就来给解答一番。
最大的不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驱动形式的不同。相对于其他三家,车和家的理想智造ONE并没有采用纯电动的驱动形式。而是采用增程式电动车,这一相对陌生的词汇。采用增程器和电池组的结合为车辆提供动力。
当然,由于驱动形式的不同,也让车和家的理想智造ONE更具看点,更具有实用性。真的解决了其他三家电动车续航焦虑,结构安全性等问题。
首先他们都是在做智能出行,智能汽车这一块,这是一个共同点。
蔚来可以说是这几家公司里资本最为雄厚的,包括小米雷军,京东刘强东,汽车之家李想都是它的投资人,蔚来前景广阔,现在的车型销售也很不错。
小鹏汽车是典型的互联网汽车,和小牛电动车相似,但是缺点是产能可能不太够,首批车预售也是轻轻松松达标了,后期如果有资本运作就大有可为了。
乐视,为梦想努力,贾总的车买上要在中国展出了,不知道是王者归来还是又一个骗局,但衷心希望他能够成功,伟大的人都是孤独的,加油💪
在互联网时代是什么都可能发生,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够奋发上进,打响自己的旗号!
要说这些品牌的不同,不妨先来总结一下它们的共同点,最大的共同点自然就是这几家品牌都是汽车品牌,而且都是后起的新兴品牌,它们所造的汽车不是传统的燃油汽车,而是专注于电力的电动汽车,同时在汽车上还搭载了各自的智能系统,想要将汽车行业带入全新的智能交通时代。
从表面来看这些品牌之间除了名字不一样、产品体验不一样,其他并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但如果深入了解每家品牌的背后,其实还是有所不同的。几家品牌都想要走互联网汽车的路线,不过其中车和家的最大股东还是创始人李想本人;另一家法拉第是美国公司,由于此前与乐视有合作关系,同时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又是法拉第的创始人之一,因此才得到国内用户的关注,不过这两家的来头都不算大。
在中国新起的汽车制造中,威马汽车、蔚来汽车以及小鹏汽车才是值得关注的品牌,虽然三家公司同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新兴品牌,但是三家品牌背后都有互联网大佬做支撑。其中威马汽车获得百度大约180亿人民币的投资,去年年底又拿到包括腾讯在内的新一轮投资;蔚来汽车的背后有腾讯、百度、联想以及京东做投资,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小鹏汽车则在去年拿到阿里巴巴的投资。
三家汽车品牌的背后投资方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大佬品牌,这是造车新势力的第一点不同。除此之外的不同也就集中在这些汽车品牌背后的互联网阵营。百度的AI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而且有了自己的无人驾驶系统;腾讯也有自家的车载系统,同时前段时间也被曝光自家的自动驾驶系统已经开始路测;阿里巴巴除了具备基于YunOS的车载系统,同时在汽车的售卖以及售后都有所布局,当然这也是阿里巴巴的电商本质。
从安全性角度看,车和家的车肯定最不安全,因为既有电池,又有汽油,爆炸的风险最高,纯电只有一百多公里可以开,要想旅程焦虑没有就得烧汽油,这跟买汽油车有什么区别,相同条件下油耗性能还比汽油车更差。总结这是一台李想用来骗钱的产品。
谈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失误或误判?
其实我依然觉得比亚迪在电动车方面依然是No.1
1,技术积累,从比亚迪的混合动力到磷酸铁锂电池,这都是世界首创,技术方面还是有的,虽然三元锂电池目前很火,但是目前还是有技术技术缺陷的,例如,温度控制,防撞击等等。
2,数据积累,这些年没有哪一个车企拥有比亚迪对于电动汽车数据收集积累的丰厚,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车企在研发生产使用方面有巨大的帮助。
3,科研能力,比亚迪是最早具备动力电池科研能力的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也许目前目前有些不能拿出手的也说不定。
4,资金支持,比亚迪作为国产车巨头,并不是一些新兴汽车企业或者落败企业能比的。
所以我觉得比亚迪还是很强很强的,例如最近的唐二代,秦三代等等,还是很可观的。
更多新能源信息请关注或者私信我们,我们会为您一一解答。
感谢邀请。企业发展要对未来市场进行预判,这个过程如果预判准确可以一飞冲天,如果预判失误有可能失去很长发展时间,甚至走向灭亡,诺基亚就是很好的例子。 布局战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而王传福经常说的一句话:技术首先服务战略,其次才是为产品服务,用技术研判战略。多数人只知道比亚迪技术出名,却不知道比亚迪的战略为王。
谈到比亚迪的战略必须从比亚迪四大梦想(四大战略)说起。比亚迪四大梦想: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储能电站、轨道交通。
第一大战略电动汽车, 比亚迪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厂获取生产资质进军汽车产业,股东纷纷不看好抛售比亚迪股票,2004年比亚迪在北京车展推出概念电动车。差点笑掉同行的大牙,当时吉利的李书福曾经说比亚迪是学秦始皇求不老药。 2008年比亚迪量产第一代混动汽车,f3dm,2012年向深圳出租车市场投放纯电动汽车e6,和纯电动大巴k9。证明了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的可行性。2013年推出第二代混动汽车 秦 ,技惊四座。汽车圈经常有人调侃其他车纽北跑不过秦。到2014年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并给于补贴政策。同年北京车展其他同行不管是抬上去的还是推上去的,争先恐后的展示了自家新能源概念车。。。 再到今天比亚迪已经连续四年取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可以说电动汽车战略大获全胜!
第二大战略光伏发电, 比亚迪的太阳能发电是新能源战略中唯一失利的一项战略。一方面是市场饱和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火力发电成本远低于光伏发电。最大的问题在于光伏发电能量输出不稳定,白天有电晚上就没电了,并不具备代替火电能力。 以至于比亚迪每年的年度财务报告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受光伏产业亏损影响利润低于预期。。。。 总得来说整个光伏市场并不景气,比亚迪只能拖着这个油瓶等待市场成熟。至于市场什么时候成熟下一条我会提到
第三大战略储能电站,目前比亚迪储能电站攻占美国百分之70以上的市场份额。未来储能电站的市场会越来越好。下面我给大家分析,储能电站可以弥补光伏发电的缺陷,白天太阳能发电储存到电站,再由储能电站持续稳定的并入电网。这是光伏发电代替火电的关键点。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不推广储能电站呢?因为太贵,储能电站的本质就是一大堆电池。电池有多贵大家看看新能源汽车就知道了。有没有解决方案?必须有! 往上看第一大战略,电动汽车,由电动汽车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发展,逐渐拉低电池的成本。同时电动汽车报废后拆下来的储能电池还具备百分之70-80左右的储电能力,完全能满足储能电站的要求。这也是比亚迪敢承诺电池终身质保的根本原因!
第四大战略, 轨道交通(以前是三大战略,第四大战略是近几年加上去的)比亚迪的三大战略只能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结构问题(国内石油百分之70以上依赖进口),而这第四大战略是用来解决交通问题的,比亚迪做过调研,汽车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道路增长速度,而日本东京比北京人口还多汽车保有量也更高,但是东京并不堵。因为东京的轨道交通非常发达,地铁负责主干线交通,轻轨负责支干线交通。所以比亚迪又盯上了轻轨这个产业。国内一线城市可以修地铁,而地铁造价非常高,二三线城市修不起,就算修的起也未必能得到国家的审批,因为二三线城市根本不需要地铁那个等级的运量,修了纯属浪费,包头的地铁项目就是个例子。而比亚迪的云轨非常符合二三线城市的需求,成本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建设周期只有地铁的五分之一。所以市场需求非常大,而且国内这个市场是空白的,目前比亚迪已经和国内二十个城市签约,海外签约5个城市。轨道交通背后隐藏着万亿级的市场,船夫说轻轨业务可以再造一个比亚迪。这也是船夫说2025年营收达到万亿的依据。当然轻轨也不是单独卖的,基本上签约轻轨的城市都是订的全家桶套餐!什么是全家桶?公交车,出租车全部电动化,当然未来也会涉及光伏和储能项目。四大产业环环相扣。。。
除了四大战略外还有许多小战略,比如说三大核心技术的布局,比亚迪认为技术是为战略服务的,利用技术可以打通四大战略的障碍。 比如说入股青海湖锂矿项目,青海湖锂矿储备量占全国锂储量的百分之70以上,并且掌握了锂矿提纯技术。电池产业可以说是上下游通吃。。。。。成本优势有多大我就不解释了,大家自己脑补。 还有就是半导体微电子行业布局,2008年比亚迪收购了一家亏损的半导体企业,是为了布局电动汽车电控相关产业,2009年比亚迪自主垂直生产igbt,igbt是电机控制的核心配件,国内能自主生产的只有比亚迪(用于新能源汽车)和中车(用于动车)。而igbt的成本可以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百分之10以上,充电桩成本的百分之20以上。 轻轨、储能电站和光伏发电对igbt 的需求也不小,算是新能源核心技术中的核心。
比亚迪的战略布局太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平时我看网上大家争论的比亚迪的失误在大战略面前都不值一提,对比亚迪整体发展无关痛痒。比如说大家争论的什么压错铁电池回头又搞三元,搞清楚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能那么快把三元锂电池装车吗?哪怕真错了也没事,锂矿在手谁怕谁?
最后总结一下,我相信比亚迪的光伏产业持续亏损只是暂时的,按船夫的预判来说,等光伏产业和储能电站的成本与火力发电成本重合时就是光伏产业爆发的时候。未来光伏产业也不能小看,比亚迪的四大产业任何一个都具备超越现在比亚迪的潜力。
王传福是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里面的唯一一个汽车专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米纽北最快四门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米纽北最快四门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