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商业化,排第一位是钱呢?还是体育呢?我是不知道,但目前看,肯定不是运动员。
就比如刚刚发生的故事:
主角是孙颖莎,新晋的万分大神。
从今年7月27日奥运会乒乓球开赛日起,到前不久,这三个月的时间,她一共参加了4项大赛事,每一个赛事孙颖莎都是从头打到尾,还身兼数职,够累。
但这块没啥可辩解的,除了吐槽赛事安排以外,运动员打比赛天经地义。重点是下面这个,这么紧凑的赛事中间,她还在不停的跑例如家乡的活动、平台直播的活动、甘肃的活动、香港的活动,等等吧。
后果就是运动员失去了休息和系统的训练,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失去了胜利和健康。
估计这些活动应该不是运动员自己安排的,她们的决策权有多大我也不敢说。但问题真的出现了,就是像孙颖莎这样的顶级运动员,在商业化的浪潮中,竞技状态被严重影响了。
那商业化到底是在为运动员铺平未来的路呢?还是在无形中消耗他们的体育生命呢?竞技与金钱该如何平衡呢?
首先得讲理,体育商业化这条路是没毛病的,因为它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支持,运动员有了更好的装备、设备、医疗保障,另外还有丰厚的收入和广泛的影响力,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文艺圈的明星,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不过虽然方向没问题,平衡却出了问题。一旦签了商业合约,那运动员就要定期参与代言、拍摄广告,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不断维护形象,毕竟契约精神得讲嘛。但这些都与纯粹的竞技精神不挂钩了。这都不需要数据呈现,您想一天24小时是不变的,之前就是训练、康复、休息,自从体育产业迎来商业化高峰期后,尤其顶级运动员,他们需要拿出时间进行社交媒体和代言活动,训练和休息就只能减少了。
此时核心矛盾也就出现了,运动员之所以在商业上价值高是因为你的成绩好,但过分的商业会影响状态,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而没了成绩也就没了商业价值。可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契约的话语权还很高,运动员的训练和休息还得为它让路。这就很扯了,是不是无解啊?
其实有,就拿篮球来说,勒布朗·詹姆斯,不管是黑是粉,咱得承认我詹的竞技状态一直是高水准,同时人家的商业帝国也是高水准。这些得益于严格的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在商业和训练之间找到了平衡。
当然,人家是个人团队,灵活性更好。但咱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首先,运动员始终明确职业目标,确保状态和成绩是第一位;其次,咱们的体育团队可以提升处理商业事务的能力,让运动员不被琐事占据过多时间。最后,严格执行“商业窗口期”,就是重要比赛之前,尽量少安排活动,集中精力备战。
如此,有训练、有状态;有状态,有成绩;有成绩,有关注;有关注,有价值;有价值,有钱赚,各方都美,粉丝们旁边看着也就更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