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部战区发战训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部战区发战训视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评价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在20世纪初,设计制造的一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级纯日本血统的战舰。该级战列舰,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期间,日本最为强大的战列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
长门级战列舰
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高航速重火力的战列舰,以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量来补充数量的不足。长门级战列舰,装备了8门45倍径410毫米主炮(在大和级的460毫米主炮出现之前,长门级的主炮口径,是全世界最大的),四座主炮塔在舰艏与舰尾采用背负式布置。主炮仰角达到30度,射程达到30公里。20门50倍径140毫米副炮,安装在顶层甲板与上甲板之间。
长门级装备的45倍径410毫米主炮
长门级战列舰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上层建筑。为远距离观测以及指挥的需要,该级舰采用了七根支柱支撑的高大樯式桅楼,顶部设射击指挥所。另外舰艏的外形也很特别,设计了独特的勺型舰艏(为了对付链系水雷,勺型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的链条)。
随着战列舰主炮射程的增加,长门级在装甲方面设计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的防御装甲。
长门级装备的50倍径140毫米副炮
长门级战列舰拥有当时战列舰中最快的航行速度,最高航速可达到26.7节。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长门号搭载救灾物资全速赶往东京湾。不过到了日本远州滩海域时,正好遇到英国皇家海军级轻巡洋舰派遣号,为避免最高航速被外国军舰知道,长门号因此放慢航速,比派遣号慢驶进横滨港)
由于之前的日本战列舰,要不是英国设计的,要不就是基于英国设计更改的,所以完全由日本自行设计的长门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级纯日本血统的战列舰。该级舰是旧日本海军中最具代表性,也为当时日本国民最熟悉和喜爱的战列舰(当时长门号知名程度已经到了小学生都知道和喜欢的程度,如果问小学生最喜欢的战列舰是哪一艘,大部分几乎会立刻回答是长门号,同时如果有写生军舰的机会也会以该舰为首选)。
长门级战列舰
在太平洋战争中,由于长门级被视为重要性仅次于大和级的主力舰,日本军方对使用它非常谨慎,一般很少参加战斗。因此长门级首舰长门号成为二战结束时,唯一幸存且可以使用的战列舰(二号舰陆奥号,也并非是在战斗中损失,而是在泊地爆炸沉没,后来怀疑是让储备的炮弹殉爆炸沉)。
作为条约战舰之二的长门号、陆奥号在二战爆发之前一直都是日本海军的象征,它基本是金刚级战列舰的升级版本,而金刚级四艘战舰又是英国“狮”级战列舰的出口型,因此说长门级是很老旧的设计了,日本在大和号之前的造舰能力被有意夸大了,至少长门级战列舰的设计中规中矩、稳中求胜,它配备8门410mm主炮和140mm口径的副炮,相比之下其他的条约型战列舰仅仅配备406mm主炮(16英寸),可见在火力上日本是占有优势的。
但是条约型战列舰BIG7都是速度超慢的军舰,长门经过两次现代化改装之后航速仅有26节,并不适合伴随航母作战,这还是得益于照搬金刚级战列舰动力舱设计的结果,采用传统舰炮布置得长门级具有很大改装升级的空间,因此在航速上领跑各国条约战列舰,相比之下英国的纳尔逊级仅能跑出21.5节的慢速,还好“马来海战”、“印度洋海战”英国都没有派出纳尔逊级,否则火力和速度都处于劣势的纳尔逊肯定完败。
而长门级的主要对手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两者对比长门更是占尽了优势。科罗拉多的下水航速仅有21节,后续改造之后也没有太大提高,在速度上排在条约战列舰之后;8门主炮也是406mm副炮还不如纳尔逊级仅有127mm,最重要的是它的续航能力仅有9700海里,巡航太平洋都有些吃力,日本海军在西太平洋占据绝对优势。因此长门级战列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日本人的守护神。
不过长门的成功也将日本海军错误的装备思想发展到不可收拾,大和级战列舰就是踩着长门的成功上马的,而后来证明战列舰是斗不过航母的,假如长门级不是那么成功、日本凭借战列舰的巨舰大炮不能获得太平洋上的优势,日本就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航母的发展当中,历史也会进一步改写。
长门级航速26节,大改后航速下降到25节左右,比起新锐舰而言不算高速,否则也不可能出现“金刚跑断腿,长门港中睡”的情况,与传统的老大七相比,长门级的综合水平是最强的,水中弹刚好针对纳尔逊薄弱的水下防护,26节的高速可轻松甩开科罗拉多23节,纳尔逊21节的龟速,实用性最强。长门贯彻落实重点防护战略,大改后长门重点加强了弹药库主炮塔的防卫,但其薄弱点却在动力舱,与新锐舰相比,长门明显强于新锐的条约舰,乔治五(应该是个大七都比他强),比俾斯麦的受创下作战能力理论上要强(俾斯麦号称20几分钟被罗德尼加乔治五废了武功----炮塔全毁,正牌战列舰应该比大型袭击舰在战列线上挨揍条件下反击能力保持的要好),与俾斯麦,北卡,南达,前卫,黎塞留,维内托有抗衡的资本(不敌,但至少可以重创对手),比起依阿华差距有点大,缅力一战,不求结果,比起大和差距更大,自求多福吧。
长门级战列舰算是日本第一型拥有日本血统的纯国产战列舰。摆脱了英式战列舰的设计,是日本师夷长技后的产物,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日本国力的象征和骄傲。不过在二战中的表现却十分平凡,不但毫无建树,而且还在自家港内自爆了一艘,最后一艘还被拉去核试验。
长门级是日本在引进并吃透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技术后在扶桑、伊势级战列舰的国产化产物,最早在1919年便开始研制,摆脱了英式三角桅杆的样式,首次采用了7根桅杆设计上层建筑,并开启了日本“违章建筑”的先河。在设计之初它就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主炮口径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可以说是集当时日本的最高技术的成果。
由于一出生就赶上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所以2号舰还是日本努力争取的(甚至用上了小学生捐款的幌子),差点就流产了。就这样日本的2艘长门级战列舰,美国3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英国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成为了当时世界海军的7个大佬,俗称“BIG7”。不过由于二战已经是航母的天下,而且日本战列舰不到最后时刻又不能出动,所以最后没油了只能呆在港内投降。最后被拉到比基尼环礁进行核爆实验。
二战德军和苏军的巷战水平谁更强?
巷战,是战争史上,最难打也是最残酷的,一般进攻方都会极力避免,倘若防守方死不投降,发誓抵抗到底时,进攻方也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倘若是重要的具备战略意义的城镇,进攻方不可能放弃,或者绕道而走。
由于逐街逐巷开战,短兵相接和贴身肉搏,双方混杂在一起,搅合成一团,战场态势犬牙交错,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不太敢用,怕杀伤了己方的士兵,所以冲锋枪、手榴弹就成了巷战的锐利武器。
苏俄军队,世界上最擅长打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硬是将德国防军保卢斯元帅的第6集团军数十万大军死死地拖在城中,既一度占领了城市,却又无法全部控制城市;既让德军一度看到了希望,但却又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最终,德军精锐的第6集团军30余万大军,被苏联军队重重包围,粮尽弹绝,突围无望,刚被元首由陆军上将晋升为元帅的保卢斯,选择了向苏军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投降。
保卢斯元帅的最终投降,让希特勒气了个半死,希特勒晋升保卢斯上将为陆军元帅的目的,就是让突围无望的保卢斯与苏军彻底死磕到底,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狭窄的街道、复杂的环境、看不见的敌人、杀人于无形的枪弹,让巷战充满了诡异,以及不可预知的复杂因素,凭借对地形和地势的熟悉,车站、工厂、商店、居民楼、下水道、防空洞等都成了苏军的伏击点和狙击点,给进攻的德军步兵以极大的杀伤,德军每占据一条街道、一条小巷、一座居民楼等,都要付出比苏军更为高昂的血的代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是一个巨大的绞肉机,双方整排连整营地投入兵力,用不了多久,就都灰飞烟灭了,给作战双方官兵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都有逃兵,都有督战队,往前冲,枪炮无情;往后逃,也被己方的机枪、冲锋枪突突,所以只能端着步枪、冲锋枪往前冲,双方都死伤惨重。
但德军尽管投入了精锐力量,但始终无法控制斯大林格勒市内通讯、金融、能源、新闻、医疗、政府机构等要害部门,让苏军彻底臣服。
德军步兵引以为豪的32发直弹匣供弹的MP-40冲锋枪,被苏军笨重却火力非常强劲的71发弹鼓供弹的波波莎冲锋枪所盖住。
综上,二战实战已经证明,尽管德军的战术也非常高超,但在与苏军展开的巷战中,却吃了大亏,栽了跟头,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德军第6集团军30余万大军的投降,而宣告苏军赢得了本次战役,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即东线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撤退。
尽管刚晋升为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员的帝国天才指挥官曼施坦因陆军元帅,率部打出了哈尔科夫如此漂亮的反击战,但不过是东线德军的回光返照而已,此后德军就一蹶不振,被苏军撵着屁股打,一直追到德国首都柏林,以希特勒的自杀而结束了战争。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部战区发战训视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部战区发战训视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