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行情,一转眼已经满两月了。
两个月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相信行情走到现在,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已经没有了十月初“大盘涨停”的狂热了。
当然,“924”以来,市场一甩那个时间点之前的极端悲观情绪,整体的活跃度大幅提升。
只有活跃的市场,才是真正有希望的市场。
但是,如果市场长期“非牛非熊”,怎么办?
是牛?是熊?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老揭是避免去回答的。因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这样的判断一定是事后才能下定论的。
市场在变动的过程中,猜测牛市还是熊市,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是,并不是负责任的事情。
对照市场来看看,上证指数从“924”之前的2700多点,最高是在期间指数突破了3600点。
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市场涨势,特别在那个急涨的阶段,可以被称为“牛市”的,而且是指数牛+个股牛。
那么,后来,市场明显迎来了盘整。现在维持在3300点一线。
现在的市场阶段怎么界定?对照急涨阶段,现在明显不能简单等同于“牛市”。对照“924”之前的市场,现在这样的点位和量价情况,明显也不是“熊市”。
应该说,现在是“非牛非熊”。最近,市场就是在快速轮动。有人说,市场是“电风扇”行情;还有人说,市场是“随机性”行情。
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人要有怎样的心态?投资大佬、睿郡资产的董承非最近说了一段话:市场并不是只有牛和熊两种状态,是不是牛市,一定是事后才能看到的。对于市场的判断,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千万不能先自我假定是牛市,然后就可以肆意妄为,为后面的亏损埋下祸根。如果市场的上涨,是建立在这种巨量换手带来的短期财富效应的话,那么后续必然是剧烈波动。
大佬的这段话,核心意思也是,市场是不是牛市,一定是事后才能判断的。另外,市场快速上涨之后的调整,很有必要,因为按照董承非的说法:巨量换手带来的短期财富后面必然是剧烈波动。所以与其继续急涨,不如市场在拉升之后,调调更健康。
均衡很有必要
那么,既然“非牛非熊”,市场行情像电风扇一样,投资者怎么办?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紧密跟踪市场的变化,一直在做对的选择。
但是,事实很残酷。
“924”以来的行情中,大家的切身体会是最好的证明:急涨阶段,想亏钱都难;调整阶段,想赚钱真不容易。
而且,往后来看,事件刺激的市场热情,将会遭遇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大洋彼岸的总统选举,就已经带来很多变数——光就贸易而言,就有多种你来我往的可能。
这样的行情中,有什么办法?答案是:分散一点、均衡一点。
分散投资、均衡配置是不适合牛市的,因为牛市很简单,就要有最锋利的矛。分散和均衡最适合震荡市。完全的熊市,分散和均衡配置的安全垫也抵挡不住市场的整体性下跌。
均衡配置的效果,有没有一些数据可以支持?
我们可以从一些主流指数的表现上,获得一个相对直观的感受。
从“924”以来,风格偏向鲜明的指数,都出现了大涨大跌的走势。但是,相对均衡的指数,都明显能在市场回调的过程中,有更为稳健的表现。最明显的是用万得全A指数来观察,你就会发现,分散和均衡在震荡调整中,效果显著:万得全A指数在10月9日以来的市场调整中,跌幅明显小于大量的其它市场主流指数。
另外,从相对定性的逻辑上来理解也是这样的。
因为市场行情轮动太快,只有相对分散的投资和均衡的配置,才能避免出现持仓集中下跌的情况。而且因为后市走势并不明朗,分散投资和均衡配置,进可攻退可守,是相对从容的状态。
那么,这样的均衡配置会不会有点“无聊”和“不够刺激”?
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这种“无聊”和“不够刺激”,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真金白银的财富。毕竟投资不是“买大买小”的押宝游戏。
找一些靠谱的“均衡基”
做好心理准备,盘整市场中的投资难度是很大的,而且,用均衡配置来应对市场的盘整,需要有系统的战法。
所以,除非你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专业投资者,否则,借用一些均衡配置的工具,能够省去很多麻烦。
盘整市,买均衡基!这就是一种相对省力的技巧。
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均衡基了。这些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一般都想得很通透:他们一般不太去追求极致弹性了,而且把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的目标;他们一般不会是“强势思维者”,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所以一直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他们一般都勤勤恳恳,因为大部分时候做极致投资是容易的,做均衡配置需要用心、专心和耐心……
老揭对国海富兰克林的刘晓印象非常深刻,她是一位典型的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
刘晓坚持均衡和分散的投资风格,多年以来投资策略较为稳定,在实际组合中也能较好地执行。投资经验成熟,风格不漂移,是优秀业绩有望得以延续的根本。
具体来看,一方面是均衡分散,不押注单一赛道。刘晓重视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不押注行业、个股或短期市场风格,属于行业和个股都分散的类型,目的是追求长期可持续的回报,并且尽量控制波动,优化持有体验。她的代表作国富深化价值近5年前10大重仓股平均仓位仅为26.06%,而同类平均为46.62%(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9.30)。
另一方面是投资覆盖范围广。均衡配置,一定要有广阔的视野,否则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做均衡,只能是伪均衡。在这方面,刘晓由于入行从大制造业研究起家,而大制造行业为大多数行业提供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与上下游十几个行业高度相关,自身也包含非常多个子行业,因此她的研究涉猎非常广泛。刘晓自己此前也在访谈中提到过,对传统和新兴行业均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好奇心,减少偏见,淡化风格属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刘晓并不是自上而下做分散,而是从自下而上个股基本面研究的角度来构建组合,均衡分散是最终的结果而非提前预设。因为对标的的了解足够深入,所以也就有充足的信心持有,表现为较长的持股周期。
刘晓的业绩,确实是一位均衡配置基金经理“该有的样子”。目前,她管理7只公募基金,为国富深化价值、国富新机遇、国富天颐、国富焦点驱动、国富匠心精选、国富鑫享价值、国富均衡增长。
其中,管理时间最长的是国富深化价值,刘晓自2017年2月18日起接手管理,截至2024年9月末,任职回报178.91%,年化回报14.4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61.48%。
另一只比较有特点的是国富匠心精选,相比国富深化价值,这只基金还可以投资于港股,在近期波动巨大的市场中表现也不错,在相比同类基金做出超额业绩的同时,三个重要的波动率指标也远好于同类,很好地体现了均衡风格在震荡市的优势。
刘晓也真的是勤勤恳恳,维持均衡分散+自下而上的风格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个体力活。均衡分散意味着标的多,要一直计算持仓的“性价比”,一直在筛选,一直在“配平”;而自下而上意味着要对如此大量的股票做经营情况、成长空间、估值、风险的跟踪研究,刘晓能够这么多年知行合一地践行这套方法论,实在是不简单的一件事情。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那就是:接受市场的盘整,用分散和均衡来应对波动和调整,如果买基金的话,“非牛非熊”市场适合买均衡基。
是基民,就关注我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