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人首次登月演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人首次登月演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类可能在20年内发现外星文明吗?
近日一位俄罗斯科学家预言人类将在20年内发现外星人,并且认为它们的样子将和人类非常相似——拥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脑袋——大概就像是E.T中的外星人形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位俄罗斯天文学家预言,人类将在未来20年内遭遇外星文明。
安德烈·芬克尔斯坦(Andrei Finkelstein)教授认为,目前已知的银河系内行星中有大约10%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如果能再这些行星的表面找到水,那么也就很有可能找到生命。他是在此间于莫斯科召开的一次有关地外生命的国际论坛上说这番话的。 芬克尔斯坦教授表示:“生命的出现是复杂原子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生命必定存在于其他星球之上,而我们将在未来20年发现它们。”他是俄罗斯科学院应用天文学研究院院长。 当被问及他认为外星人的样子时,芬克尔斯坦教授表示他们最有可能和人类相似,拥有两只手两条腿和一个脑袋。他说:“或许他们的皮肤颜色不同,但是即使是我们人类内部也有肤色差异。” 芬克尔斯坦教授的研究院在上世纪60年代冷战如火如荼之时曾经执行过一个项目,向地球之外发送无线电信号并同时监听任何可疑的外星讯号。 他说:“这一项目的大部分时间内,我们是在搜寻有无外星讯号存在。” 芬克尔斯坦教授的表态恰好和网上爆出伦敦BBC电视大楼上空出现UFO及其母船的新闻在同一天,不知是否巧合。 这些疑似UFO的亮点恰好被路过的行人用手机拍下并传到了网上,引发热议。目前来说不可能,虽然20年间,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使用的科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深空探索以及宇宙领域的进步其实是很慢的。自从阿波罗登月之后,人类再也没有上过月球,更别说其他星球了。前些年的火星探测器对于人类来说也已经是巨大的挑战了。先不说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就以目前发展的速度,20年后的深空探索估计比现在先进不了太多,但是肯定会有进步,也许在某项科学技术突破瓶颈之后,人类会快速的进行一次深空领域的飞跃式进步!
我持悲观态度
你想想二十年前的生活和现在有什么区别,除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大规模应用之外。但这都是应用层面的,但外星文明的发现肯定需要基础科学的突破。那么二十年就太短了。
当然二十年内,外星文明主动找上门来当我没说
为什么今日头条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脑残的问题?到底是某些网友脑洞大开而提出的伪命题,还是今日头条官方工作人员整体秀逗了或者是江郎才尽才的无奈,反正无论是出自谁手,今日头条官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少不应该由官方推荐出来,以此用来虐待广大网友的智商。望,今日头条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多讲究质量而非数量,尽量减少类似看似不太重要,其实却是举足轻重错误的发生频率,我愿意与今日头条一同成长,同事我坚信今日头条必将会成为该行业领军人物。
中国目前有载人登月的实力吗?技术难点在哪?
中国目前有载人登月的实力吗?技术难点在哪?
坦率地说,没有。准确地说是有载人登月的潜力,但没有载人登月的实力。中国欠缺的是火箭的推力,缺的是一枚近地轨道能力140吨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说它是技术难点也行。
目前正在研制中(设计采用三级半构型,4个5米直径的助推器各采用一台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一级采用4台480吨液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2台22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三级采用2台50吨级液氢液氧高空改进型发动机,长征九号起飞推力达4000吨。芯级直径10米,长110米),
长征九号与美国土星五号对比
但研制火箭所需的核心技术大都已经攻克或有信心攻克,比如说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重型火箭所需的泵后摆技术已掌握,喷油管耐高温高压技术和液氢燃烧的稳定性得到了解决,还有220吨液氢液氧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用于登月舱的月球着陆)都已取得进展。所以技术不是问题。中国需要的是时间,研制这款重型火箭需要十年的时间,大概要到2028年才能研制成功,那时中国才有这个实力,所以中国目前没有载人登月的实力。
不过中国现在又推出一款尚未命名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能力70吨,地月转移轨道能力25吨。它是为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全新研制的高可靠、高安全载人火箭。火箭全长90米,起飞重量2000吨,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火箭由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芯三级、逃逸塔和整流罩组成,借鉴美国重型猎鹰火箭的设计理念,芯一级是捆绑的三个相同的、直径5米的助推器,充分利用长征五号、六号、七号运载火箭的技术基础,通过利用成熟的动力和结构模块进行优化组合,并采用泵后摆高压补燃发动机、高安全逃逸系统、轻质高强度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按照载人航天飞行的最高安全标准,将用于未来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环月、绕月、登月等的演示验证及飞行任务。现在研制团队除了攻克了泵后摆发动机技术,还攻克了高压补燃发动机低压起动、固体发动机推力调节、新型无毒姿态控制发动机温起动、轻质伺服机构等多项关键技术,目前正在开展大直径低温共底贮箱、与液氧相容的超低温冷氦增压复合材料气瓶、千吨级轻质箭体结构原理样机的研制生产,该火箭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趋势,采用飞行在线规划控制,并应用3D打印、大直径箱底整体成形新工艺,推动了技术的更新换代。航天工程管理一般分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初样研制、正样(试样)研制和在轨测试五个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一院)火箭专家胡晓军介绍:2016年,一院按照立足成熟技术、确保安全可靠,能力上台阶,技术上水平的发展要求,对标世界一流运载火箭,启动了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方案论证。现在正处在方案论证阶段,预计2019年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按照这个进度,2020年就能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根据往常的周期,2022年左右就能进入正样研制,最晚2024年就能试飞。也就是再过5年中国就有载人登月所需的火箭。
咱们再来看看载人登月飞船的情况,我国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就是为了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是可重复使用的多用途飞船,采用返回舱与推进服务舱两舱构型,
飞船长9米,重23吨。具备执行近地空间站任务、未来载人登月与月球基地、火星和小行星空间探测任务的能力。
采用统一的返回舱,通过配置不同的推进服务舱模块适应上述不同的任务需求,通过密封舱的模块化设计兼顾人员和货物运输的能力。从密封舱或推进舱的内部空间布局上考虑,使新飞船具备人货混运的能力。返回舱外形由神舟飞船的大钟形设计为倒锥形。
载人航天工程已经验证了近地轨道再入大气层返回技术,嫦娥工程验证了弹跳式月球再入返回技术(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如果还是采用近地轨道的再入方法,飞船加速度将达到15g,航天员最多能承受10g,弹跳式会有效降低加速度。),未来的从火星再入返回速度更高,新飞船需突破行星际再入返回、深空长期在轨等特殊关键技术。2016年4月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缩比版(1:0.63)随长征七号首飞 上天试验,
缩比版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
试验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返回舱飞行的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论证载人登月飞船的外形设计及重复使用技术,为关键技术攻关奠定基础。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2019年左右先暂时由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自文昌发射,长征五号乙火箭也是在长征五号的基础上新研制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用于载人登月的飞船中国已研制完成,用于发射载人登月飞船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还需五年左右的时间。至于载人登月所需的其它技术:比如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载人飞船的在轨及往返技术、太空交会对接技术和太空出舱技术均已掌握(神舟载人飞船和天宫一号已实现),推进剂补加及货物补给技术(天舟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已实现),测控通信技术、轨道设计技术和软着陆月球技术(嫦娥三号和四号已实现),再入大气层月球返回技术(嫦娥5T已实现),月面起飞技术和登月器制造技术(将要由今年底发射的嫦娥五号实现),还有舱外宇航服技术和再生生保技术(神舟飞船已实现)等等等等,中国已全部掌握。所以我说中国目前虽无载人登月实力,但有载人登月潜力。技术上没有什么真正的难点,如果说有,就是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而2019年,也就是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人首次登月演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人首次登月演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