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方就黎以局势发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方就黎以局势发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黎巴嫩大爆炸,特朗普、法国、黎巴嫩三方博弈,各有什么盘算?
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除了访问大爆炸现场外,他还呼吁黎巴嫩政界应进行“紧急改革”。在抵达黎巴嫩前,马克龙曾在个人推特上发文表示“黎巴嫩并不孤独”。在黎巴嫩大爆炸事故发生后,马克龙取消了原定的度假行程赶赴黎巴嫩。黎巴嫩是法国殖民地,二战结束才离开。不少黎巴嫩民众希望被法国托管,如果公投,黎巴嫩成为法国一部分是有可能的。反思殖民历史,有的是不带去文明,只带去战争、占领、统治、奴役;但并不都是那样,有的殖民地人民依然怀念殖民者,相反他们受够了本民族公共服务人员。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得到伊朗支持,成为伊朗实现地区目的的马仔。真主党拥有武装和强大的影响力,但黎巴嫩民主政治不能允许他们参政议政,政府也需要真主党武装巩固与以色列争议国土。
特朗普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国土,以色列随后宣布要在戈兰高地建设定居点,让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矛盾无法调和。特朗普希望以色列成为美国实现地区目标的马仔。
马克龙第一时间访问黎巴嫩,带去法国对黎巴嫩的友好情意;大爆炸可能给法国带来深度介入中东的机会。土耳其运送武器的轮船在地中海被法国军舰拦下,护驾的土耳其军舰立即雷达锁定法国军舰,法国军舰撤离并由法国外交部提出抗议;法国已经被土耳其轻视了。黎巴嫩建设一个法国军事基地,这可能是第一步。马克龙提出过欧洲军概念,欧洲将来的世界影响力会远远高于现在;不能再把欧洲各国当做美国的马仔了。
特朗普还有半年任期,二百五一个。除非美国人民需要他眼里不揉沙子对付牛鬼蛇神,否则他抗疫不力、平息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抗议方法笨拙、重启美国社会运行带来疫情升级扩大所证明的应急能力不够,都会促使拜登走上总统岗位。
黎巴嫩因港口存放不当2750吨硝酸氨,发生特大爆炸,造成150多人死亡,6000人受伤,30万人无家可归,城市大量建筑物受损。无疑,这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黎巴嫩遇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各国的形象:
中国是深明大义
- 爆炸事故后,我国赴黎维私部队立即全力抢救,并及时向黎提供100万美元援助。
- 而对于美国、法国来说,他们却把黎的这场灾害当作转移国内矛盾的突破口,谋求自身利益的最佳契机和切入点。
法国是公开搞阳谋。
- 总统马克龙快速高调,积极主动介入黎爆炸事件,连夜赶往黎首都,随后又支援救助物资,目的很明显是想重返中东。
- 因特朗普上台这几年大搞“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使法国受美国控制展不开拳脚,这次恰巧黎巴嫩发生大爆炸,法国觉得机会来了,想直接插手黎内政,甚至想托管黎,以致把黎作为跳板,插手中东事务,在经济上获得中东石油等资源;在政治上争取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展示法国大国风采。
美国是暗中搞阴谋。
特朗普在黎大爆炸后,立即发声这是一次“可怕袭击”,随后美专业将领们又判定是“炸弹造成的爆炸”,不多时美国防部官员又说还证明不了是一次炸弹袭击。特朗普说是“可怕袭击”是在暗中使阴招:一是借黎的事故缓和和转移国内矛盾;二是定性为“恐怖袭击”,他美国就理直气壮地当世界“便衣警察”,行使“维和”的职责,甚至再次当然地发动中东战争。用战争来转移危机,扭转选情是最好的方式。而且黎巴嫩“恐怖袭击”是特朗普发动战争的最佳契机,可谓是“天赐良机”。这大概就是特朗普阴葫芦里买的药。
黎巴嫩政府对爆炸事故有原则立场。
- 黎巴嫩是一个弱小国家,大爆炸后第一时间公布了事故的真实情况,不为外界各种舆论所左右,坚决反对进行国际调查。很明显,他们愿意接受并感谢其他国家的援助,但是不同意其它国家对事故作无依据的随意定性,不希望大国插手黎巴嫩国内事务。
对黎巴嫩这次大爆炸事故,法国马克龙显得张扬,过于急躁了一点,可能会“欲速则不达”;美国特朗普显得太阴险了,为了自己捞选票不惜谋求动武,弄得不好很可能会在“阴沟里翻船”,黎巴嫩以及世界各国人民都不会认可大国的这种不仗义的做法!
′
弱国无外交,再一次上演,黎巴嫩的一次大爆炸,对于国家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法国和美国,却成了一次契机。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首先,我们来说下法国。2020年8月4日深夜,在得知黎巴嫩贝鲁特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后,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亡,超过4000人受伤。8月6日,马克龙就取消假期,到达黎巴嫩贝鲁特,进行访问,并发表讲话,明确黎巴嫩与法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紧密。并将向黎方提供援助。一天的行程中,马克龙风尘仆仆,不仅到爆炸现场察看慰问,而且与黎巴嫩总统奥恩、总理迪亚卜、议长贝里以及黎巴嫩各方政治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协调国际援助,并对黎巴嫩局势发表了看法。
另外,马克龙还在个人推特上发文表示,“黎巴嫩并不孤独”。并呼吁黎巴嫩政界进行一次“政治改革”,承担起应尽的历史责任,强调如果改革不进行,“黎巴嫩将继续沉沦”。黎巴嫩正陷入一场“政治、道德、经济和金融危机,黎巴嫩的民众就是这场危机的第一个受害者”。面对当地的抗议示威群众,马克龙表示,法国将继续对黎巴嫩提供救援和善后援助工作,但却明确提出,法国援助的是黎巴嫩人民,严格避免援助“落入腐败之手”。
马克龙的贝鲁特之行,一方面由于两国的历史关系有关,但是却又有点表演的味道,用力过度!因此,很快就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无论法国有何目的,高调的援助之态,还是受到了国际舆论的好评及当地很多民众的点赞。马克龙的豪爽,真的仅仅是同情心泛滥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欧洲的疫情,对于法国的经济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如此情况下,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援黎巴嫩,显然是有目的。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马克龙的贝鲁特之行,对法国和马克龙而言,看似是他国之事,但背后却具有多重意义,第一,通过此事,彰显了法国的人道主义救援精神,第二,提升了法国在中东、欧洲乃至国际上的国家形象、地位和影响力,这正是马克龙一直谋求,而不可得的,但是通过这件事情马克龙做到了。这算的上一个“跨界”吧。对于是否存在干涉他国内政或者,能否化解黎巴嫩的政治矛盾和危机,这些就不重要了。
其次,我们再说说美国。据《野兽日报》报道,在当天简报上,特朗普称贝鲁特发生的爆炸是一次“可怕袭击”。当记者问起,特朗普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时,他表示,咨询过专业的将领们,他们判定这看起来是爆炸,是炸弹造成的爆炸。但是,随后据海外网8月5日消息,当地时间4日晚上,美国国防部官员却表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迹象,可以证明发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大爆炸,是一次炸弹袭击。
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我们也都已经习以为常,打脸总是来的那么突然。但是,在调查结果并没有出来前,我们并没有办法证明这件事的真假。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推测下,特朗普发表这个看法的目的所在。
首先,美国近期由于疫情的原因,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疫情肆虐的时刻,特朗普最渴望的,就是不断转移国家内部的矛盾,急需外部事件来缓和国内局势。近期对于中国的局势紧张态势,就是其一。但这都是老话旧题,时间久了,人民也就疲劳了。而对于黎巴嫩不同,如果将黎巴嫩定义为“恐怖袭击”,美国就有维护和平的使命,再次发动中东战争,也就成为可能。
面对选情落后的特朗普,这是一个机会。战争的确是转移危机的一个最好方式,当年小布什就是通过战争来转移美国国内矛盾,从而稳定自己的支持率,而此次黎巴嫩却成了他发动战争难得的契机。
一旦定型黎巴嫩的爆炸性质,战争爆发,就可以转移国内矛盾,并且守住特朗普总统的位置,因为,在战争时刻,国家不可能更换掉总统。并且对外战争,可以让特朗普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威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战争,让美国国民暂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黎巴嫩缩小,胜利对于美国来讲很简单,赢是肯定的,白捡的一大功绩,同时又促进军工企业,带来经济发展,得到资本家的支持。对于特朗普的选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在美国的历史上,是有过成功的历史,那便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打破了两任总统任期的限制,是美国唯一一个蝉联四届的总统。之所以如此,就是来源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本来临近换届时,“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为了能够聚集全美力量,来取得战争的胜利,美国总统选举委员会决定,罗斯福继续担任总统!战争结束时,罗斯福撑到了第四届任期,最终因脑溢血死在了任期内。
所以,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特朗普如果发动战争,在中东,在黎巴嫩挑起战火,虽然不会出现二战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特朗普的选举确是有些一定的帮助。
特朗普最近,面对选情落后的情况下,甩锅成为常态,但是再大的甩锅都不及一场战争来的实在,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选举。只是特朗普的小九九,如果要实现的话,阻力依旧很大,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ENT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方就黎以局势发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方就黎以局势发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