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欧车企裁员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美汽车行业大裁员,中国国内的车企可不可以趁这个时候进行人才抄底?
我认为可以,就像当年欧美次贷危机那时李书福抄底沃尔沃,最终汽车工业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格局,适者生存。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国内自己的汽车企业管理和国外大牌车企理念不一样,会造成人才留不住留不长等问题。比如长城前几年高薪聘请的宝马设计师在长城工作两年后辞职,原因是对长城企业管理与自己的理念有出入。综上所述国内车企要想走的长走的远,高薪吸收人才以外还得放下身段学习欧美等大型汽车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
谢谢邀请!以个人看法;欧美大裁员马上就会波及到中国;这是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家用汽车已经基本饱和,下一步消费需求增速一定会迟缓的;所以,减能裁员也是必然趋势。
前有本田英国,后有福特巴西,车企为何纷纷关厂?
本田关闭英国工厂其实是对英国脱欧的一种担忧,包括日产、福特等车企也是基于同一原因导致的这一决定。因为英国一旦脱离了欧盟,现在英国所享受的一系列欧盟内成员国的关税政策等都将终止,到时候这些车企想要在英国生产汽车然后在欧盟其他成员国内销售都将面临一大笔的关税支出,出入境的手续也会变得很繁琐,这是一种成本和效率上的浪费,作为一个企业都是必须要考虑的。最近英国的政策也是动荡和微妙的,任何企业都不愿在这种不明朗的环境下让自己承担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本田等车企有这种考虑是理所当然的。
而福特取消巴西工厂是前两年的事情了,这也是因为美国国家政策的导向决定的。当时特朗普政府上台不久后提出振兴美国的制造业,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对各大跨国企业施以“威逼利诱”,最后福特决定取消了原定于巴西的建厂项目,这也是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直观表现。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导向会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托,你有良好的政策导向和稳定的市场环境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离开。
我这么讲吧。无论什么汽车品牌,生产线都在不断的进步。用人成本不断的降低,就拿宝马来说,现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是完全按照德方1比1建造的,目的在于以后进口的那些车型很可能沈阳出产后,回到德国或者别的国家,再进到中国,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本田也好,福特也好,放弃国外的生产线有特殊原因,就拿本田来说,出来日本本土生产线之外,本田最大的生产基地实际在泰国,毋庸置疑,泰国的人员成本有多么低廉,英国的人员成本多么昂贵,要知道,现在车企不赚钱,研发的成本高的要命,如果车辆卖的不好,很难回本,所以车企必然在生产的预算上下文章,比如降低人员开销,简配啊,配件厂商竞标啊等等,本田也不例外,就是大概这么个意思吧。
通用汽车为什么要大面积裁员?
11月26日,通用汽车宣布,计划明年暂停位于俄亥俄州、密歇根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三家工厂,涉及到的裁员人数高达1.48人。并且宣布,克鲁兹紧凑车型将于2019年在美国市场停产。
对此消息,特朗普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愤怒,并声称将砍掉通用汽车的所有政策补贴。
那么,通用汽车为何要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宣布大面积裁员呢?
总的一句话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面临威胁的传统汽车行业
传统汽车行业的春天正在逐渐远去,一则是因为技术进步,共享汽车、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甚至是交通领域的小创新,都在冲击着传统汽车行业的统治地位;二则,国际环境正在逐渐压缩传统汽车的市场份额,其中英国、德国等多个欧洲国家已经给出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欧洲多个国家希望能够通过减少传统汽车的使用来有效的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日本也表示希望汽车制造商到2050年停止生产传统汽车,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也明确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要达到汽车市场的20%。
纷纷转型的汽车巨头
面对外部环境的恶化,不仅仅是通用汽车面临转型,多数的传统汽车巨头都在尝试转型。其中,福特汽车也计划全球大裁员,并预计在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整个裁员计划,从而达到削减成本,集中力量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大众新任CEO上任之初就明确提及要全力向电动汽车方向转型,且同时表示,三分之一的高管也会因为“减负”原因而被裁掉。
转型难免阵痛,就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就难免增速下滑是一样的道理,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通用汽车等大型车企通过裁员才减轻转型负担,长痛不如短痛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
欢迎关注民众投顾官方微信:天生阿财!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欧车企裁员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