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军的机动运输能力到底怎么样?
随着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实控线周边发生肢体冲突,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转向了中印边境方向。
而在基于商业卫星观测的中印边境的异常情况,并经过一系列分析之后。西方智库发现,解放军能够再次在边境冲突中给越境的印度军队迎头痛击,其实是有原因的。比如中国在高原冻土上提前布局的数条极具战略意义的公路,就功不可没。
根据澳战略政策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从2021年开始,中国在藏南方向上完成了一系列基建工程,其中便包括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冻土地带,修建了多条战备公路,公路尽头距离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只有150米左右的距离。
在近日的中印边境冲突之中,解放军士兵应该就是开着“猛士”吉普车等军用车辆,在这些公路上进行快速机动,出现在了正非法修建岗哨的印度边防部队面前,将这些印军赶过了实控线,拆除了建造中的岗哨。而这种新的态势,无疑体现出了中印边境局势的一种隐形变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与印度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基本都处于高原山地地带,很多地方是多年冻土区,很难修建公路。此前,中印两国的边防部队,其实都是在靠两条腿,在进行边境巡逻。这也就使得印度方面可以提前集结部队,在边境上挑起事端,利用短时间内的人数优势,与解放军边防人员对抗。
但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我国逐渐攻克了高原冻土公路这一世界性难题。2017年8月,全球首条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穿越青藏高原的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在高原冻土地带建设公路的技术。而这些新的基建技术自然会应用到国防基建领域。
在经历了1年多的建设后,藏南方向上新建成的战备公路,已经可以通行包括15式轻型坦克、155毫米卡车炮在内的解放军山地部队的绝大部分装备,让解放军可以快速上山,应对突发情况。
反观印度军队,除了部分可用直升机调运的火炮,便没有什么重武器可以方便地上山。解放军只需要几个旅的部队,就可以牵制住印度在边境的数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公路建成之后,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抵达实际控制线附近的部队,可以利用公路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在野外建立起临时营地与印军对峙,不再像之前一样,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撤回后方的永备基地内。
再看印度方面,虽然印度实际控制线内的地理条件相对较好,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冻土地区、河流、森林等,以印度现在的基建实力,短时间内难以向我国一样,将战备公路直接延伸至实际控制线附近。印度军队此次在边境挑起事端,非法修建岗哨,恐怕也有着通过这种战术动作,引起局势变化,阻碍中方基建进程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在藏南实控线附近的冲突中立下大功的高原战备公路,我国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带的其他基建项目也没有停下。今年以来,印度方面就一直紧盯着班公湖中段,解放军正在建设的两座大桥。
特别是还未完工的第二座大桥,根据卫星图研判,印方认定这座大桥可以通行包括15式轻型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大桥建成后,解放军机械化部队在湖两岸的机动距离将缩短至少150公里。彻底断了印军利用解放军兵力调动的时间差,像2020年时一样,在班公湖南岸挑起事端的心思。
此外,我国在日喀则等地的军民两用机场建设也在快速进行。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距离珠峰大本营约50公里,离中印边境同样不远的定日机场,以及位于山南市隆子县,距离此次发生冲突的边境地带不远的隆子机场,都基本完成了建设。
而这两处机场,都是拥有4500米长度跑道的高原支线机场,且都与国道连通。如果藏南方向上的局势持续紧张,解放军的支援部队,也可以快速空运,然后通过国道和战备公路,直达前线。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在边境地带完成更多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印边境的力量天平,正在进一步向我国倾斜。解放军在边境的调兵遣将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原本还能借提前调动部队在边境争端中占据一定先手的印度,已经失去了自己最后的一点优势。
如果不想让印军继续被解放军揍得头破血流,适时调整自己的外交安全策略,合理看待中印关系发展,恐怕才是新德里方面现在应该做的。
印度陆军,倒不缺卡车,还不是飞行化陆军,直升机握在空军手中。1999年卡吉尔冲突,陆军呼唤空军支援,空军上来了牛脾气,一时不理不睬。空军才是印军建设的重点,虽说113万陆军数量庞大,但是空军却有着优渥的军费,长期可以优先对外买武器。
如今手中拥有200架运输机的规模,计有100多架安-32中型运输机,5架C-130,37架伊尔-76,11架C-17,以及Do.228等轻型运输机30多架,另有各类运输直升机等200多架,因而自恃是除美俄军之外的第三大运输力量。
没错,印度靠其有利的国际地位,日久天长买装备,的确积累出一支庞大的航空运输机队伍,论其水平规模不算其小,有资格得意一下下,因为可以足以支撑一次中等冲突运输的需要。然而也并非没有问题,Do.228、安-32和伊尔-76已老,自个又造不了,只能再次掏出一大笔银子来外购,可能俄罗斯伊尔-476会成为必然选择,目前看还没有心仪的对象。
早年有过一些努力,生产过英国二战的HS748运输机50多架,也与德国合造过Do.228,可惜至今受制于人,不能大批量生产,因技术落后也无心再生产。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找来自己的老东家俄罗斯,为自己设计出两款运输机。
一款是轻型的“娑罗什”,在原米亚舍夫废弃的一个项目M101基础上,经过大胆删改,印度满意,定名为Saras,音译为“娑罗什”,梵语的意思“赤颈鹤”。只是飞了几次,连原型机也坠毁了,所以决定放弃。
一个是伊留申无力自研的项目,伊尔214,印度名为MTA,达到了中型运输机的标准。说合研,印度只是不停地向外掏银子,掏得不耐烦,也就不了了之。
造,造不了,只靠买,买不了现代化,真心想说一句,印度的第三的位置大约保不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