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文化教育事业有?
关于洋务运动兴办的事业,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在农民起义和西方资本主义资本战争的双重威胁下,作为晚清政府统治中觉醒的先进积极分子,也就是洋务派,他们就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强行输入的机器制造,邮件邮报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这才着手准备展开洋务运动,所以洋务运动兴办的事业有新式学堂、军事武器制造业、民用物资企业,同时还有报纸等。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哪些?
一、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24日-1900年(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
二、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广方言馆创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由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设,以培养翻译人才。
广方言馆仿照同文馆设立,是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拔邻近地区十四岁以下的文童,聘西人及内地品学兼优之举人、贡生教习。
三、福州船政学堂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准于福建福州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及相关火炮等军械。同年左宗棠调往陕甘,船政大臣由沈葆祯继任。福建船政选择在马尾为基地,兴建船坞及相关海军设施,从欧洲聘请工匠及教习教授造船。在建造造船基地的同时,沈葆祯亦非常着重培养船政及海军人材。
四、北洋水师学堂
北洋水师学堂,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于1881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停办。严复曾在这里任教和担任总办。
光绪六年(1880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鸿章上奏朝廷,在天津建立一所现代化的水师学堂二这是为建立北洋舰队所做的另一项准备工作。因为恭亲王的鼎力支持,李鸿章 很快就得到了允准。 李鸿章任命吴赞诚督办水师学堂,具体负责办学事宜。1881年校舍落成,校址在天津卫城东三里天津机器局。
五、北洋电报学堂
北洋电报学堂,又称天津北洋电报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停办。原址坐落于天津东门外扒头街,后选新址于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一带,是当时中国近代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
清政府最早在刘公岛设立了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其情况如何?
有关北洋海军、刘公岛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北洋海军的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是三个不同的机构,其中刘公岛上有机器局和工程局,但是并没有鱼雷修理厂。下面就这三个机构的情况做个简要的介绍:
刘公岛机器局
威海刘公岛是清代北洋海军的重要屯泊基地,而机器局等则是北洋海军在刘公岛上扎根的开始,可以说是刘公岛上最早的近代化海军设施。
(北洋海军刘公岛建筑布置图。可以看到机器厂的位置在接近刘公岛西侧的位置上,在机器厂门前海边,有两座栈桥,短的是木栈桥,长的是铁码头。)
1883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派操演鱼雷事务委员刘含芳到达威海,开始进行威海基地的工程营建。其中在刘公岛上西侧购买民地38亩(购地价167两余银),修造机器厂车间、住房、水井、围墙等建筑(材料和施工费6080余两银),而后安装由北洋水师总管轮洋员代为购买的各种机器设备(总价3677两余银),就这样构成了刘公岛机器局的基础。
之后,为了机器局运输材料方便,以及北洋舰队运煤方便,又在上述建筑外,兴建了2座码头栈桥(1座是木栈桥,今天已经无存。另外1座是现在依然还在的铁码头),以及屯煤仓库(今刘公岛历史选择展馆的一部分)。
(刘公岛铁码头北侧的一片建筑,就是历史上机器局的所在)
位于刘公岛上的这个机器局,最初称为刘公岛机器局、刘公岛小机器厂、刘公岛水师机器厂等,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根据《北洋海军章程》的规定,确定为威海小机器局,主要负责北洋海军军舰的小修理和零件制配。甲午战争时,威海小机器局的总办为张尔梅。
(现存的威海机器局房屋建筑)
甲午战争后,威海小机器局在英国殖民时代被英国海军扩建和继续使用,此后民国海军、汪伪海军也都继续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进驻刘公岛,1952年第三海军学校(鱼雷快艇学校)迁入刘公岛,原北洋海军威海小机器局的建筑被继续使用,至今机器局的车间建筑仍然有部分留存。
威海工程局
所谓的工程局,是中法战争结束之后,北洋海防正式决定在威海以及刘公岛地区办理设防事务后成立的机构,类似于“威海基地”。除威海之外,旅顺也设有工程局。
该机构初期负责各项工程营建,在工程完毕后,则负责管理刘公岛机器局、屯煤所、铁码头等海军配套机构,甲午战争时的负责人是威海刘公岛水陆营务处道员牛昶昞。
鱼雷修理厂
鱼雷修理厂,是维护、保养鱼雷艇和鱼雷的机构,并不设在刘公岛上。
(威海金线顶一带曾经是北洋水师的鱼雷艇基地,鱼雷厂一度设在这里。图为甲午战争前的金线顶一带,图中的制造局就是原来的鱼雷厂)
(威海市第二中学的校区,就是在原北洋海防炮法学堂的建筑基础上形成的,而炮法学堂建筑最早其实是北洋水师鱼雷营的学堂)
(金线顶附近的威海旅游码头候船厅,也就是原来威海老船厂的片区,历史上曾经是北洋水师鱼雷营威海鱼雷厂的位置)
1883年,北洋海防在威海湾进行布署时,在威海金线顶购买民地91亩5分,具体位置就是今天威海旅游码头以及二中一带,以此营建为鱼雷艇基地。在金线顶地区建成了鱼雷艇仓库、鱼雷修理厂、鱼雷库房、鱼雷营学堂(今二中校址的前身)等建筑。不过后来北洋海防战略调整,鱼雷营整体迁移往旅顺,相应的鱼雷修理厂等也都搬迁到旅顺去了,在威海留下的营房设施,则成为绥巩军粮台、北洋海防炮法学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