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政府最早在刘公岛设立了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其情况如何?
有关北洋海军、刘公岛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北洋海军的机器局、工程局、鱼雷修理厂是三个不同的机构,其中刘公岛上有机器局和工程局,但是并没有鱼雷修理厂。下面就这三个机构的情况做个简要的介绍:
刘公岛机器局
威海刘公岛是清代北洋海军的重要屯泊基地,而机器局等则是北洋海军在刘公岛上扎根的开始,可以说是刘公岛上最早的近代化海军设施。
(北洋海军刘公岛建筑布置图。可以看到机器厂的位置在接近刘公岛西侧的位置上,在机器厂门前海边,有两座栈桥,短的是木栈桥,长的是铁码头。)
1883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派操演鱼雷事务委员刘含芳到达威海,开始进行威海基地的工程营建。其中在刘公岛上西侧购买民地38亩(购地价167两余银),修造机器厂车间、住房、水井、围墙等建筑(材料和施工费6080余两银),而后安装由北洋水师总管轮洋员代为购买的各种机器设备(总价3677两余银),就这样构成了刘公岛机器局的基础。
之后,为了机器局运输材料方便,以及北洋舰队运煤方便,又在上述建筑外,兴建了2座码头栈桥(1座是木栈桥,今天已经无存。另外1座是现在依然还在的铁码头),以及屯煤仓库(今刘公岛历史选择展馆的一部分)。
(刘公岛铁码头北侧的一片建筑,就是历史上机器局的所在)
位于刘公岛上的这个机器局,最初称为刘公岛机器局、刘公岛小机器厂、刘公岛水师机器厂等,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根据《北洋海军章程》的规定,确定为威海小机器局,主要负责北洋海军军舰的小修理和零件制配。甲午战争时,威海小机器局的总办为张尔梅。
(现存的威海机器局房屋建筑)
甲午战争后,威海小机器局在英国殖民时代被英国海军扩建和继续使用,此后民国海军、汪伪海军也都继续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进驻刘公岛,1952年第三海军学校(鱼雷快艇学校)迁入刘公岛,原北洋海军威海小机器局的建筑被继续使用,至今机器局的车间建筑仍然有部分留存。
威海工程局
所谓的工程局,是中法战争结束之后,北洋海防正式决定在威海以及刘公岛地区办理设防事务后成立的机构,类似于“威海基地”。除威海之外,旅顺也设有工程局。
该机构初期负责各项工程营建,在工程完毕后,则负责管理刘公岛机器局、屯煤所、铁码头等海军配套机构,甲午战争时的负责人是威海刘公岛水陆营务处道员牛昶昞。
鱼雷修理厂
鱼雷修理厂,是维护、保养鱼雷艇和鱼雷的机构,并不设在刘公岛上。
(威海金线顶一带曾经是北洋水师的鱼雷艇基地,鱼雷厂一度设在这里。图为甲午战争前的金线顶一带,图中的制造局就是原来的鱼雷厂)
(威海市第二中学的校区,就是在原北洋海防炮法学堂的建筑基础上形成的,而炮法学堂建筑最早其实是北洋水师鱼雷营的学堂)
(金线顶附近的威海旅游码头候船厅,也就是原来威海老船厂的片区,历史上曾经是北洋水师鱼雷营威海鱼雷厂的位置)
1883年,北洋海防在威海湾进行布署时,在威海金线顶购买民地91亩5分,具体位置就是今天威海旅游码头以及二中一带,以此营建为鱼雷艇基地。在金线顶地区建成了鱼雷艇仓库、鱼雷修理厂、鱼雷库房、鱼雷营学堂(今二中校址的前身)等建筑。不过后来北洋海防战略调整,鱼雷营整体迁移往旅顺,相应的鱼雷修理厂等也都搬迁到旅顺去了,在威海留下的营房设施,则成为绥巩军粮台、北洋海防炮法学堂。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句台词“开足马力,撞沉吉野”?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是电影《甲午风云》里邓世昌的一句经典台词,体现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虽然几十年过去,依然振聋发聩,刻骨铭心。
《甲午风云》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
甲午海战指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北洋水师奉命运兵返航途中与日舰队遭遇,丁汝昌命部下准备迎战。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错发信号,致使我旗舰先受重创。关键时刻邓世昌当机立断命令挂起帅旗代替旗舰指挥战斗,中日之间一场最大规模的海战爆发了,激战中方伯谦又要临阵脱逃,被愤怒的水兵杀死。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击沉日军舰西京丸,济远舰也被敌舰击沉。
邓世昌率致远舰迎向敌旗舰吉野号,与敌秋津号等展开激战。致远舰重创吉野,乘胜追击,眼看就要彻底击沉吉野舰时,发现炮弹用光,狼狈逃窜的吉野号乘机反扑过来,妄图活捉致远号官兵,生死关头邓世昌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就在他们将近敌舰时,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几年前,参观了“甲午海战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实物等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
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894年正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庆典处。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挥霍无度,穷奢极侈,甲午战争焉能不败!
甲午战败的屈辱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今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保障。
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构筑海上钢铁长城,建设海洋强国,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这是电影《甲午风云》中“致远号”舰舰长邓世昌在军舰即将沉没时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取材于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多艘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吉野”舰官兵见清军视死如归,非常惊慌,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百年过去了,“开足马力,撞沉吉野”,邓世昌将军这句悲壮的话仍在耳边回响。遥想当年,清国将士们忠勇杀敌,以死报国,仍挡不往外敌入侵,最终山河破碎,国民如浮萍,让人感叹和悲愤。这不是军人们的错,错在清国政府政治上的腐败、麻木不仁和自高自大;军事上的预算不足,备战松驰和“唯武器决定论”。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百年后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中国,政治清明,军事强大,人民幸福。中国毅然耸立在地球的东方,不会再怕外敌的任何威胁和侵略。邓世昌将军及“致远”舰的官兵们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