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5岁女童被碾压致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5岁女童被碾压致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悦悦事件是什么时间发生的?还有具体经过?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
可然而在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全都视而不见,没有人伸有援手,都漠然而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设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2012年9月5日,肇事司机胡军被判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5岁小朋友的简历惊呆网友,折射出中国式幼儿教育哪些问题?
对于这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我担心的是,会刺激更多家长,把孩子打造为“超级儿童”。因为每次媒体对这类超前教育进行报道,都会被一些家长作为经验学过去,对自己孩子的超前教育加码。这也是中国式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体教育竞技化的背景下,教育不但是孩子间的比拼,也是父母间的比拼,最终所有家庭陷入严重的教育焦虑之中。
关于学前教育,究竟应该给孩子什么教育,这个问题已经谈了很多了。国家也已经发文禁止幼儿园和早教机构进行小学化教育,可是,在“不输在起跑线”的刺激下,很多家长都选择让孩子早学、多学,以便在同龄人中具有竞争优势。家长并不考虑未来孩子的长远发展,只是考虑眼下自己孩子会不会落后,这也是我国整体教育的问题,即只看眼前的成功。幼儿教育看6岁时进小学的识字量,小学看毕业后能否进好的初中,初中看中考是不是考进重点高中,高中看高考能否考进重点大学,进大学后则陷入迷茫。这样的教育,其实根本没有赢家,也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概而言之,我国的教育已经偏离基本的教育常识,但功利的教育追求让家长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从根本上扭转教育的竞技化趋势。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中,教育变为竞技教育,而正是教育竞技化,才有所谓的“起跑线”一说,不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我国的教育就很难走出竞技模式。
谢邀。五岁小朋友简历惊爆网络,说明中国幼儿教育竞争激烈,已到了拼家庭背景,拚父母智商、地位、财力,拼幼儿经历、智力、学历的疯狂地步。我并不为此叫好,我只为普通市民的孩子叫屈。中国的小孩一开始就不能得到公平教育,令人担忧。
这份简历,折射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局面。
因为贫富差距严重,才会出现这种小小年纪就已经打败众多二三十岁成年人的辉煌简历!
来看看这个吊打众多网友的小学生简历
(照片引用自 @任易 老师的答案)
请去过“休斯顿”,“安达曼”,“普吉岛”的头条网友们吱一声!
至少,我这个四十岁的中年年人没去过休斯顿,“安达曼海”在哪儿我都不知道!这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能有的经历吗,我不信!
这份简历,简直是一路亮瞎眼啊!
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吓死人的厉害好不好,,爷爷教授,二伯哈佛教授,爸爸证券投行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这财富这家室,妥妥吊打我们全中国99.99999%的家庭啊!
为什么要搞这么夸张的简历?
说实话,这就是中国社会“拜金主义”的实际写照!
我们小的时候,大家贫富差距并不大,可以说一样穷。你爸妈是谁,爷爷奶奶是谁虽然也很有差别,但是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直接往简历上写的!
这得是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让小小年纪的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比拼家世、财富和地位?
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宣传部门,号称教育改革,都改革了几十年,就改革成了这么一个局面???
因为整个社会洋溢的都是这种“先敬衣冠再敬人”的拜金气氛,才会最终腐蚀到了本来是纯洁的象牙塔,最后铜臭不堪,再无安宁!
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荐教育公平,实在是刻不容缓!
我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少,而且孩子不一定是大家认为的苦学。
我孩子的同学,幼儿园期间上千本书是读过的,现在刚上一年级,识字量2000+,阅读速度相当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水平;英语能简单对话,几百的单词量。这次上学搬家,旧书都卖了大几千元。
体育也不错,跳绳每分钟160左右,年级前十;踢球一年多。
学了电子鼓,打得有模有样。
如果要包装一下,不会比这个小朋友的简历差。我感觉,这个小朋友的简历,整体还是真实的。
只是,父母用大人的语言来表达,同时只说优点,不说不足,让大家有点感觉太虚了。
实际上,现在很多高知家庭,孩子确实武装到牙齿。家庭提供的教育条件非常好,同时父母有心提供高质量的培伴的话,孩子在小时候看起来超过同龄人两三年太正常了。
只是,这种超前,感觉人工痕迹都重了而已。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吗?
首先,不说孩子简历里水分有多大(网传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是在企业里做资深MD的,也就是市场推广的)300,400还是500的阅读量,读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还说琼瑶的爱情小说,还是画报绘本,我们都无法判定其真实性有多少!
其次,我的身边确实有这样的“神童”存在。
孩子的父母是大学老师,在北京算不上什么非常优质的家庭资源。孩子的资质也很一般,可是就是这样的孩子进入了北京四中的少年班。
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像别人所说的书呆子,更没有大家口中说的那样读书很辛苦,没有童年的乐趣,生活被学习压迫得很紧。
所以,那些否认这种孩子存在的人,本质上是对教育有重大误解。
就拿三大教育圣经来说: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
我相信看过的人,甚至听过的人都少之又少!
蒙台梭利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名字,也多是在早教机构、K12教育机构听到的。
卡尔·威特和斯托夫人培养了两位“神童”,其中卡尔威特的孩子一出身是有严重生理缺陷的,但是经过悉心培养,8岁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尤为擅长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后来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教学,并有口皆碑。
孩子一点也不神奇,神奇的是父母!是父母创造了神奇!!!
上边说到我同事的孩子,从2岁开始父母开始教认字、英语,为了给孩子一个学习氛围,这两位博士生选择了北京一所待遇并不高、名气并不大的高校教书,为的是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他们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和郊区的大房子,并拒绝了老人带孩子的要求,从小到大亲自培养,在国家图书馆旁边买了一个40平米的小房子。孩子放假或者没事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国图渡过的。在7的时候已经能达到每月6万字的英文阅读量,而且是如哈利波特这样的原版小说。
他们家里有两项不成文的规定:第一,回到家非急事,谁也不看手机;第二,非地震,每天都要有室外活动,跑步、踢球、做游戏。
而小卡尔的父母更是极致,在小卡尔很小的时候发明了很多游戏,包括提高他的专注力、记忆力、培养他对天文、生物、地理、人文的兴趣,每天父亲都会带小卡尔散步,给他讲希腊传说,陪他观察身边的生物。
有趣的是,这些孩子比那些不死读书的孩子兴趣还要广、热情还要高,他们并不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反而很有成就感,乐在其中。
但是父母的牺牲和付出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并不鼓励拼孩子的行为,因为我相信几乎很少有父母能正确教育孩子,也几乎很少有父母有这样的条件,包括亲自带大孩子,回家不看手机、每天陪孩子散步、绞尽脑汁给孩子设计游戏,为孩子科普知识,正确引导孩子,等等。包括我自己也无法真正做到。
强化这种比拼行为只会让一些家长误入歧途,把孩子的喂养推给自己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培训班、特长班,给孩子的童年带来痛苦,形成坏的示范效应。
家族财富高级研究员:金镰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5岁女童被碾压致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5岁女童被碾压致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