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80万理财无法兑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80万理财无法兑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p2p平台出问题,已加入央行征信,出借人能否本息全回?
我是借款人,在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P2P的出借人,本金一分不差,利息一分不还。不要拿什么征信说事,平台违规停贷断贷,给借款人造成这么大损失,借款人没有追究责任,还想办法还款,已经很宽容了。
借款人有什么损失呢。首先是P2P平台在没有通知借款人的情况下私自断贷,导致借款人资金链断裂,短时间无法偿还欠款,征信登记不良记录。其次平台将债务外包第三方催收,任由第三方催收无尺度无下限的骚扰借款人,暴力催收,给借款人身心带来极大伤害。
我们同情出借人,投资P2P平台损失惨重。但这个责任不能都算在借款人身上,我们借款人也是受害者。P2P平台的债务上了征信,借款人只承认本金部分,利息拒绝承认。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平台在给借款人计算利息,3年多还不清的债务没有停止利息的意思。跟催收协商分期还款不同意,协商减免利息也不同意。我不知道这样的征信报告怎么登记?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借款人长时间无能力偿还,法院也无法执行的债务,将被当作呆账处理。进入呆账处理阶段,将停止收取利息。很多借款人的债务完全符合这个规定,P2P平台就是不执行,还在记息,还在不停的骚扰借款人。
这样的情况下,靠一个征信,就要连本带利一起收回,不合情也不合理。
在这里回答的基本都是傻白甜,根本不懂P2P都在干嘛。接入征信只是平台稳住出借人的工具,给自己拖延争取时间。当然对前期回款率有点儿帮助,能更好稳住出借人,但对总的回款率只会适得其反。网贷逾期无非几种人:
1网贷逾期借款人很大一部分一开始就已经保不住征信了,根本就不会在乎,接不接入征信对他意义不大。
2平时征信不错,但已经快周转不过来了,所以按照还款原则,先银行后支付宝微信,最后还P2P平台。不接入征信人家也会考虑大数据,不还记录一直都在,最后全部都会还上,等半年大数据恢复就又恢复信誉了。但如果接入征信,整个节奏打乱,反正都要保留五年还不如干脆不还了,反正平台都涉及高利贷砍头息,也不怕去起诉。
3信用不错,还款能力也不错,只是因为特殊情况临时借网贷造成了逾期。这类人被接入征信留下污点,是心里最愤怒的。往往会报复性赖账,再回过头看看利息,看看各种违法服务费。越想越气基本不到法院不还款,至于去法院平台有几个敢?高利贷砍头息不说,暴力催收这些一翻出来搞不好倒赔钱。
最后想说的是,P2P平台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不可持续,至于原因以前文章写过就不说了。出借人借款人其实都是受害者,大部分坏账其实是被平台逼出来的。出借人想靠给借款人给舆论施压拿回钱很不现实。一是除非平台自融,否则借款人比出借人多,舆论声势大不过人家。二是出借人大部分是有闲钱投资的人,借款人大部分是生活困难还不起钱的人。逼哪一边更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平台为了暴利两头坑,然后借舆论引导两帮受害者互相攻击,一边跟出借人说借款人都是老赖,一边引导借款人说出借人都是高利贷的帮凶。最后两帮人对立始终得由社会买单,但谁都没得到好处。
想要回本息是不可能的了,在你投资P22那一刻起,你的本金就被营销人员,管理层,公司抽取提成,假设这些费用是20%,剩下80%的本金才是拿去投资,关键是,不合规的P2P公司,你也不知道他们把钱贪了还是真的拿去投资。
如果出了问题的,那就是这个公司挪用了投资者本金做违规的事情。
利息肯定不要想了,至于能回来多少本金就看警察能截留追回多少资产了。
举个例子,有某些国企背景站台的e租宝在2015年被封查后,知道2020年才清算偿还30%的本金。
当然也有很多被查的公司是杳无音讯的。
不可能
回本金的可能性都不大,还想着本息,绝对不可能
要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平台为啥出问题。
平台从投资者这拿到钱,然后放贷给其他企业、个人,甚至钱转移给老板控制的其他公司,用于投资经营(有的买房买车、买飞机、还债……)
平台放出去的钱,要不回来,才会出问题的。
钱要不回来,也就没法还给投资者了。
(2)加入央行征信,也没有太大的用
还不起的,你把他抓起来,他也还不起
有些钱,被老板拿去投资、消费、还贷去了,怎么回得来,征信解决不了问题的
(3)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戒除自己的贪念
好事凭什么就能落到你的头上,如果有充足的理由说服自己,就没有问题。
否则,抱着侥幸的心理,十赌九输
款姐认为,早在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并联合多个部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包括限制购买机票、限制乘坐高铁和动车、禁止失信人担任企业法人等措施。 而接入央行征信后,若网贷机构借款人发生逾期行为,将对个人金融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今后办理贷款时,将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如果借款人失信,则会被记入个人征信报告,或面临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提供贷款、保险等惩戒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网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能够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但在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机构和借款人的纠纷处理、解决新增逾期、逾期“空白期”如何避免等问题时,也有待多方协同,进一步提出优化和完善的解决方案。
大额存单3年期跌破4%的时代,我们该怎么提高理财收益?
大额存单利息破百分之四,将是常态,老年人首先要保值增值,现在是3.5,可以了,一百万一年利息三万五千。有头脑的再去买点保值的理财产品,还有五年保险。这样比买股票要放心,安心。
大额存单的收益确实是在不断降低了,这实际上是所有理财产品的趋势。
银行存款利率改革。
2021年6月份,银行存款自律机制修订了其存款利率的规则,将存款市场利率由过去的上下浮动一定比例改为加减基点构成。
原先的时候,银行存款利率是在国家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动一定比例。一般来说,定期存款是浮动20%~30%,大额存单是上浮40%~55%。
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国家基准利率是1.5%,二年期是2.1%,三年期是2.75%。像三年期大额存单,不少银行的利率是3.85%到4.2625%。
存款利率改革以后,有关利率改为加减点构成。大型国有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能够比国家基准利率上浮的上限,分别是增加10个基点,50个基点和60个基点。中小型银行国家放宽的限制更高一些,利率浮动上限分别是20个基点,75个基点和80个基点。
因此,现在一般来说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般在3.35%~3.55%之间。
银行利率降低的同时,国债利率也有所下降,现在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是3.4%,五年期是3.57%。现在可能有一些中小银行由于没有加入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存款收益能比这个略高,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
银行存款和国债代表了无风险的理财收益。相对而言,风险和收益是相对的,如果想要更高的收益,那么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比如说购买理财产品,国家已经明确不能再出现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相应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会快速增长了。
主要还是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像一些平衡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能达到4%以上,进取级则能达到6%~10%以上。激进级甚至能达到100%,但是随时都可能出现亏损。比如说进入2022年以来的股市表现。
总体来说,我们理财也不要过于看重收益,要综合个人需要配备流动性、安全性较为综合的资产。
如果需要财富快速增长,定投股票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一般需要坚持个几年,而且还要有智慧的眼光,在高点抛售才能实现盈利。
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的最高利率只有4.26%,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已经很难见到按照顶层利率55%浮动的银行大额存单了。央行规定三年期的基准利率是2.75%,银行大额存单的顶层浮动天花板是55%,在此基础上上浮最高55%得到三年期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是4.26%。
即便是在2019年到2020年这两年的时间里,能够按照顶层利率浮动的大额存单也是很少见的,基本上都是商业银行或者民营银行包括一部分的村镇银行。2022年的1月份确实已经很难见到按照顶层利率浮动的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了,基本上都按照国有四大行的浮动利率稳定在30%~35%的区间范围内。
我们来计算一下,按照三年期的央行基准利率2.75%上浮30%,利率只有3.57%。如果按照35%来浮动那就利率能够接近于3.7%。所以目前不妨考虑一部分的银行智能存款,一年期利率基本上都能够接近于3.8%左右,少数突破4%的智能存款是以前针对于老用户的,需要有白名单。
此外还可以考虑一部分风险等级为二级到三级之间的银行系列理财产品,一年期年化收益率也能够接近于4%,甚至于接近于4.5%。不一定非要购买银行大额存单。
既然想存大额,那一般是闲置资金,我觉得买年金险还是不错的。
现在去银行存钱,工作人员也是首推年金险,有好多人被忽悠了,去投诉去退钱,这完全没必要。年金险,终身增额寿一般分3.5.10年固定交费,前五年是没有收益的,第六年超过本金,年金险每年一般都在4.5%左右,保低一般2%一2.5%都是写在合同里的,而且是日计息月复利,是一款不错的理财产品,经过时间的复利,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不用打理,领取也比较灵活,适合长期投资,短期慎入。
终身增额寿也是一款不错的理财产品,一般终身年复利3.5%写进合同的,领取灵活,自带身价,现金价值高,适合长期投资。
各大银行APP里面也有好多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我也经常购买,收益也不错,适合短期理财。
收益大,风险就大。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首选是如果你有股票投资经验和技术及其风险成受能力,可以考虑投资股票。
第二是投资理财,风险比股票小,不过也不是没有风险,建议把资金分散投资,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
第三是在中小银行间比较存款利益的高低,大银行通常不缺资金,利率浮动不如小银行高。城市银行,信用社,地方商业银行的利率比国有大银行通常会高一些。
最后,无论那种方式,资金必须分散管理,不能因为为了凑大额存单,把所有资金放到一个账户,甚至一个银行,一种投资渠道。
去银行存钱,被忽悠成理财,请问会不会成为死钱?
存款和理财,绝对是两个概念,存款有活期定期,现在上海还有结构性存款,本金是不会少的,就是利率相差比较大。而理财是有风险的,本人认为理财的利率越高,风险就越大,就看你个人的承受能力了。就本人经历来说,银行本身发行的理财产品相对风险低一些,也就是到期可以拿到本金加利息。银行如要劝你存款变理财,你一定要询问清楚,有些银行也可能帮其他机构代办的,出了事情就比转麻烦了。
到银行存款被忽悠买成了理财,成为死钱不一定,出现亏损的概率确实不小。
银行职员推销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三种:理财型保险、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不同产品的情况:
1、理财型保险
存款变保险非常普遍,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银保产品。银行之所以喜欢推销保险,根本在于卖一份保险非常轻松就能拿到8%左右的提成,比吸收存款再放贷赚取利息差的收益高多了,还特别省心省力。
理财型保险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真实收益率低,往往3%以下,再就是流动性极差,提前支取的话就会损失30%以上本金,如果是买成了长期保险甚至是终身寿险,三十年甚至八十年之后才能取出来的那种,在有限的生命中是没有希望完完整整的取回这笔钱了,差不多可以看成是死钱了。
如果确认是保险,那么在十五天左右的犹豫期内退保是没有损失的,这个时间内一定要抓紧时间,如果有保险公司回访,那么直接说上当受骗了要退保就可以了,不要多讲别的,更不要确认是自己主动购买的保险。再就是退保的同时一定要向当地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致电举报,为社会增加正能量。
如果过了犹豫期,就要看双录(录像及录音)是否完整,不完整可以要求银行退保,这样可以避免损失。如果不能退保,经确认三五年之内能拿出来全部本息,并且不用在今后继续交钱,那么举报投诉完耐心等待就行了。
2、非保本理财产品
既然是非保本,那就是这个理财产品不是保本的,购买后有可能收益远超银行定期存款,但是也有可能出现较大亏损。如今随着资管新规实施,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的责任逐渐撇清,理财风险都集中到了投资者身上,显然非保本理财风险的投资价值大大降低,风险急剧上升。
一般这样的理财产品期限不会太久,多数不会超过一年时间。如果跟银行沟通后无法赎回,或者赎回需要支付一定费用,那么在进行相应的投诉举报之后,就只能耐心等待了,看看到期后是赚钱还是亏损,今后到银行存款就要多加十二分小心了。
3、保本理财产品
相比之下这是概率最低的选择,毕竟银行职员为了拿到最高的佣金,一定会推荐风险更高的产品。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能够超出三年期存款利率,在当下还是不错的理财选择。如果确认是保本理财产品,那么可以耐心等待,到期后重新办理存款就可以了。
如今管理慢慢开始规范之后在银行兜售保险的假银行员工少了,但是在银行里兜售保险的真银行员工铺天盖地。很多消费者存款时被忽悠买成了保险或者非保本理财产品,根本原因在于这些银行员工没有职业道德,只想着赚钱,不替消费者考虑,夸大理财产品收益,而完全不谈问题所在和可能的损失,这一点倒是跟卖保险的销售人员一个德行。
社会在发展,银行卖保险绝对不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和进步,而是在不断降低银行信用,增加社会矛盾。真有了一天外资银行普及,国民都一窝蜂选择外资银行存款,到时候银行再悔改还来得及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80万理财无法兑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80万理财无法兑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