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年珠峰测量队登上了珠峰!还有谁亲眼看到过珠峰呢?
2020年珠峰测量队登上了峰顶!真是一件令人鼓舞和高兴的事儿。至于还有多少人,通过其它途径亲眼见过珠峰,我想绝对是很少的。
珠峰不是一般的山峰
珠峰的全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中国与尼泊尔的界山,北侧属于中国,南侧属于尼泊尔,是世界最高峰,最近一次测量高度为海拔8844.43米。据说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珠穆朗玛的意思就是“大地之母”。
这次珠峰测量队登峰,主要任务就是重新测量珠峰高度。因为之前测量时因为天气、积雪、测量手段等原因会有些误差。1975年测得的珠峰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测量,将珠峰的海拔高度更正为8844.43米,这些高度都被世界普变采纳。随着科技进步,人们需要珠峰更准确的高度,这项光荣的使命当然属于我们中国人,所以这次我们有备而来,一定会测得更准确的珠峰高度。
除去亲自登山,还有其它途径看到珠峰吗?
亲自登上珠峰,是无数登山爱好者的终极目标,因为海拔太高,高山缺氧,气候条件恶劣,对登山者的身体条件要求太严,只有身体条件好还不行,还要看你的运气如何(碰巧气候条件适合),所以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可望不可及的。真正能够登上珠峰山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登山者中,绝大多数的人是从相对坡度缓和的南坡登上山顶的,直到六十年前人类才第一次从北坡登上山顶,开创这次壮举的是我们中国人。
至于乘坐飞机观看珠峰,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珠峰附近多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常年白雪覆盖,气候复杂,所以一般很少有飞机在此飞行。更不要说在飞机上看到珠峰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可以比较近距离看到珠峰的。在中国和尼泊尔的珠峰脚下,为登山爱好者和旅行的人们,建有珠峰大本营,每年都会接待很多人,人们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只为能在山脚下一睹珠峰的真容。
旅行去看珠峰是我的梦想
我酷爱旅行,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但我近期最大的梦想是到珠峰脚下,近距离看望珠峰,为此我已经始准备,心中充满期待,正所谓:身未动,心已远…
我是快乐的拉磨驴子,我酷爱旅行,喜欢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分享快乐。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要求,通知删除。
2012年8月28日,我单人单车(自行车)第二次走穿越西藏。
9月23日下午六点到达珠峰大本营。找好旅馆后,背着单反相机包,沿着小路一路小跑到了二号营地正对着珠峰的山岗。找到一个非常好的角度休息,等待着太阳落山。
七点半,珠峰大本营到二号营地的最后一趟中巴车收车了,整个二号营地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山岗上。
八点钟,太阳落下山十多分钟了。我所期待的日照金山还没有出现,只能悻悻地收拾好下山。
下山途中,心中很不是味道。三步一回头,希望奇迹能出现。大概走出一百多米再回头时,奇迹杰现了!夕阳给珠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整个珠峰金光闪闪,更显得雄伟壮丽。
我立刻手脚并用,跑回刚才选好的地方,趴在大石头上。拿出单反相机,屏住呼吸,一次次按下快门。直到金山从珠峰顶上消失,才满意的离开。(后来查到第一张照片的时间是8:09分最后一张照片的时间是8:13分)
摸黑回到帐篷旅馆,把相机拿出来回放,整个帐篷里的朋友们都为珠峰的美景所倾倒,都羡慕我拍到了如此完美的珠峰。就连旅馆老板都说“今天在大本营的旅客有三百多人,只有你的年龄最大(58岁),也只有你的运气最好。”
现在,每每翻看到这些照片时,仍旧心潮彭拜,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不平复!
印军的机动运输能力到底怎么样?
随着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实控线周边发生肢体冲突,全球的目光又一次转向了中印边境方向。
而在基于商业卫星观测的中印边境的异常情况,并经过一系列分析之后。西方智库发现,解放军能够再次在边境冲突中给越境的印度军队迎头痛击,其实是有原因的。比如中国在高原冻土上提前布局的数条极具战略意义的公路,就功不可没。
根据澳战略政策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从2021年开始,中国在藏南方向上完成了一系列基建工程,其中便包括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冻土地带,修建了多条战备公路,公路尽头距离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只有150米左右的距离。
在近日的中印边境冲突之中,解放军士兵应该就是开着“猛士”吉普车等军用车辆,在这些公路上进行快速机动,出现在了正非法修建岗哨的印度边防部队面前,将这些印军赶过了实控线,拆除了建造中的岗哨。而这种新的态势,无疑体现出了中印边境局势的一种隐形变化。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与印度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基本都处于高原山地地带,很多地方是多年冻土区,很难修建公路。此前,中印两国的边防部队,其实都是在靠两条腿,在进行边境巡逻。这也就使得印度方面可以提前集结部队,在边境上挑起事端,利用短时间内的人数优势,与解放军边防人员对抗。
但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我国逐渐攻克了高原冻土公路这一世界性难题。2017年8月,全球首条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穿越青藏高原的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在高原冻土地带建设公路的技术。而这些新的基建技术自然会应用到国防基建领域。
在经历了1年多的建设后,藏南方向上新建成的战备公路,已经可以通行包括15式轻型坦克、155毫米卡车炮在内的解放军山地部队的绝大部分装备,让解放军可以快速上山,应对突发情况。
反观印度军队,除了部分可用直升机调运的火炮,便没有什么重武器可以方便地上山。解放军只需要几个旅的部队,就可以牵制住印度在边境的数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公路建成之后,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抵达实际控制线附近的部队,可以利用公路源源不断地获得补给,在野外建立起临时营地与印军对峙,不再像之前一样,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撤回后方的永备基地内。
再看印度方面,虽然印度实际控制线内的地理条件相对较好,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冻土地区、河流、森林等,以印度现在的基建实力,短时间内难以向我国一样,将战备公路直接延伸至实际控制线附近。印度军队此次在边境挑起事端,非法修建岗哨,恐怕也有着通过这种战术动作,引起局势变化,阻碍中方基建进程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在藏南实控线附近的冲突中立下大功的高原战备公路,我国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带的其他基建项目也没有停下。今年以来,印度方面就一直紧盯着班公湖中段,解放军正在建设的两座大桥。
特别是还未完工的第二座大桥,根据卫星图研判,印方认定这座大桥可以通行包括15式轻型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大桥建成后,解放军机械化部队在湖两岸的机动距离将缩短至少150公里。彻底断了印军利用解放军兵力调动的时间差,像2020年时一样,在班公湖南岸挑起事端的心思。
此外,我国在日喀则等地的军民两用机场建设也在快速进行。位于日喀则市定日县,距离珠峰大本营约50公里,离中印边境同样不远的定日机场,以及位于山南市隆子县,距离此次发生冲突的边境地带不远的隆子机场,都基本完成了建设。
而这两处机场,都是拥有4500米长度跑道的高原支线机场,且都与国道连通。如果藏南方向上的局势持续紧张,解放军的支援部队,也可以快速空运,然后通过国道和战备公路,直达前线。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在边境地带完成更多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印边境的力量天平,正在进一步向我国倾斜。解放军在边境的调兵遣将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原本还能借提前调动部队在边境争端中占据一定先手的印度,已经失去了自己最后的一点优势。
如果不想让印军继续被解放军揍得头破血流,适时调整自己的外交安全策略,合理看待中印关系发展,恐怕才是新德里方面现在应该做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印边境协同巡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