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更新和水循环意义是什么?
这不是历史问题应该属于环境类的问题!
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2、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世界上众多河流水位降低,湖泊干涸,地下水枯竭,那么这些水去哪了呢?
谢谢邀请,世界上众多河流水位降低,湖泊干涸,地下水枯竭,那么这些水去哪了呢?
陆地上各地之间降水出现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现旱灾,有的地方出现涝灾,这些水跑到涝灾的地方去了,出现旱灾地方如果持续几年,就会发生部分地区河流水位降低,湖泊面积缩小,地下水水位下降。
此外,地球上三分之一是陆地,三分之二是海洋,海洋上水汽蒸发,每年又以降水(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到陆地上,实现海陆水循环,达到全球水平衡。可是每年降落到陆地上的水量却有多有少,降水量少了,容易出现旱灾。降落到陆地上水少了,更多的水降落到海洋里去了。
海陆之间的降水分配是不均衡的,或陆地内降水分配不均匀,都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尺度的行星风系,它的变化,都会引发降水分配不平衡,从我们国家今年的降水状况就可以窥见一斑。
看上图,今年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北上的多,登陆的少,自从利奇马台风过后,很多台风如海贝思,琵琶、米娜、塔巴等都没有登陆,原来登陆到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台风没有来或者很少,这样的话我国华中地区今年就出现的干旱,潘阳湖水位一直在下降,很多地区河流水位也在下落,而台风登陆的少,北上的台风大多湮灭在中纬度西风带,台风把雨水降落到海洋面上,也就是这些雨水应该来陆地上,反而跑到海洋里了。
上图,我们在看看副热带高压活动情况,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受厄尔尼诺影响,整体肥大,覆盖面积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月份,梅雨结束后,进入伏旱阶段,可是由于副高覆盖程度状况,时间偏长,活动性减弱,但中纬度西风带活跃起来,造成了东北地区冷涡多,降水增多了,出现的涝灾,而华中地区受副高影响,降水少了,出现的旱灾。天气系统这种变化,此消彼长,出现了降水分布不均匀,这些雨水跑到东北、朝鲜、日本去了。
从我国今年降水特征也能推知世界各地降水的变化,事实上,地球上每年降水分配都是不平衡的,这些水去哪儿了,发生在海陆间,或内陆上,降落到海洋上多了,我们不知道,因为人类活动在陆地上。而陆地上降水多,出现涝灾就敏感了。
但也有地区长期降水少,例如,华北平原持续40多年干旱,也许这对气候波动时间来说并不是很长,但对人类来说,已经相当于半个世纪了,这些水去哪儿了?有人说去了西部,近几十年西部降水在逐渐增多。由此看来,全球降水出现不平衡也实属正常现象。
这正是全球气候混乱,气温异常的根源。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对土地,住宅,交通等利用面积不断扩展,不断地开发陆地,对河流,湖泊池塘填充,对湿地改造,对河道池塘过度疏导,对地表水,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蓄水环境严重破坏,地表水严重缺失,即使下雨,也是迅速汇集形成灾害后又迅速径流,造成地表水枯竭,地下水得不到补充,水位下降,造成干旱。全球干旱范围逐年扩大,干旱地区不断产生高温热浪冲击大气,致使全球气候混乱,气温异常,大气循环紊乱,极端天气增多,旱涝不均。全球气温异常是干旱造成的,绝不是温室效应所致。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可以从物质不灭定律和全球水资源分布或全球各地降雨量的年际变化等角度来分析。
我们都知道“物质虽然能够变化,但不能消灭或凭空产生”的物质不灭定律(也称“质量守恒定律”),地球上的水作为物质的一种亦是遵循了这一规律,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在另一个地方出现,下面举例说明。
示例一
通常情况下,一个地方水量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其他地方水量的增多,比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干线,是分别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和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提水,将长江及其支流汉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平原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以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好的促进地区的发展。这种人工跨区域调水,水的总量是没有变的(假如忽略蒸发量),但表现在了不同区域的增和减。
示例二
再比如位于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罗布泊,它曾是我国境内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主要有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的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流的汇入,水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左右。但是这些河流属于内流河,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流域内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流向下游时水量逐渐减小,最终导致了这个曾经孕育过楼兰古国的罗布泊干涸成为环境恶劣的“死亡之海”。
示例三
我国背靠亚欧大陆、濒临太平洋,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因此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不同的区域降雨量是不同的,总体趋势是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
并且夏秋季节副热带高气压是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天气系统,其位置、强弱等直接影响我国主雨带的位置以及降雨量。正常情况下,每年的2~5月主雨带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或下旬至7月上旬末位于江淮地区,7至9月先后掠过华北、东北后便迅速南撤。如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不能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就会直接影响我国主雨带的推移进度,容易出现南涝北旱现象。而北方由于降雨量少,夏季又是用水的高峰期,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紧张,造成河流、湖泊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枯竭等现象。
示例四
水与其他液体一样,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才具有流动性,并且一般情况下水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人类正是充分掌握了水往低处流的这一特点,因此在生产生活中就能很好的对其加以利用,例如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的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而三峡工程自建成以来在调节长江径流、调节当地气候、发电、航运、养殖、观光旅游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
以上内容,欢迎补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球水循环首次失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