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多少人还记得这句台词“开足马力,撞沉吉野”?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是电影《甲午风云》里邓世昌的一句经典台词,体现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虽然几十年过去,依然振聋发聩,刻骨铭心。
《甲午风云》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
甲午海战指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北洋水师奉命运兵返航途中与日舰队遭遇,丁汝昌命部下准备迎战。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错发信号,致使我旗舰先受重创。关键时刻邓世昌当机立断命令挂起帅旗代替旗舰指挥战斗,中日之间一场最大规模的海战爆发了,激战中方伯谦又要临阵脱逃,被愤怒的水兵杀死。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击沉日军舰西京丸,济远舰也被敌舰击沉。
邓世昌率致远舰迎向敌旗舰吉野号,与敌秋津号等展开激战。致远舰重创吉野,乘胜追击,眼看就要彻底击沉吉野舰时,发现炮弹用光,狼狈逃窜的吉野号乘机反扑过来,妄图活捉致远号官兵,生死关头邓世昌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就在他们将近敌舰时,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几年前,参观了“甲午海战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实物等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
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894年正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庆典处。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挥霍无度,穷奢极侈,甲午战争焉能不败!
甲午战败的屈辱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今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保障。
我们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构筑海上钢铁长城,建设海洋强国,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这是电影《甲午风云》中“致远号”舰舰长邓世昌在军舰即将沉没时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甲午风云》这部电影取材于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发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的一次海战,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多艘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吉野”舰官兵见清军视死如归,非常惊慌,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百年过去了,“开足马力,撞沉吉野”,邓世昌将军这句悲壮的话仍在耳边回响。遥想当年,清国将士们忠勇杀敌,以死报国,仍挡不往外敌入侵,最终山河破碎,国民如浮萍,让人感叹和悲愤。这不是军人们的错,错在清国政府政治上的腐败、麻木不仁和自高自大;军事上的预算不足,备战松驰和“唯武器决定论”。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百年后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中国,政治清明,军事强大,人民幸福。中国毅然耸立在地球的东方,不会再怕外敌的任何威胁和侵略。邓世昌将军及“致远”舰的官兵们可以含笑于九泉了。
记不清第一次观看电影《甲午风云》的时间是1983年还是1985年了。但影片里人物角色,情节内容大都记忆犹新。尤其是邓世昌的“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这句经典台词言犹在耳。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接受的课外国防教育形式更多的还是以这种纪实性的影片为主。可不像现在国防教育的形式这么全面而多样化。虽然很多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开足马力,撞沉吉野”这句台词感到陌生,但若要询问中日甲午战争,相信没有哪位国人不知道的,毕竟这是烙刻在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近百年来我们中国屡屡遭受世界列强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当时无论是国力、军力、民族凝聚力都不如人家。落后就要挨打。正是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习近平主席说过:“我们要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么一个信念。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我们国家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信念。
老电影《甲午风云》中有哪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甲午风云》是中国早期的经典电影之一,对于普及甲午战争知识、激励人们海防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因为当时对于甲午战争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因此剧中除了道具之类的错误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历史错误,下面根据记忆印象来列举一些:
一、丰岛海战济远舰炮手王国成自发开炮击伤敌舰,最后却被方伯谦除名。
在剧中,方伯谦是一大反派,因此在剧中表现非常不堪。丰岛海战时济远逃跑时炮手王国成还是自己决定开炮射击日舰,日舰中弹以后逃跑,方伯谦却依然下令济远逃离战场。后来更是怀恨在心,将王国成除名,王国成不得不改去致远舰。
但是方伯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并没有这么不堪。首先一点,济远开炮并非自发行为,而且虽然清军的报告上提到了尾炮击伤敌舰,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日方资料证实,日舰在丰岛海战中都没有受到严重损伤。此外王国成在海战后其实是得到了表彰,还得到了赏银,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有了钱,王国成才主动申请退役,回乡种地去了。
二、在丰岛海战后李鸿章对北洋水师进行了检阅,并发现炮弹存在问题。
李鸿章检阅北洋水师其实是在1894年的5月,早于丰岛海战。这个并没有什么历史争议。导演这么处理,应该是为了保持电影的节奏感,并引出炮弹质量这个问题,这个其实可以归于艺术夸张需要。
至于检阅时发现炮弹装填沙子,并归咎于当时洋商为了谋取暴利所为,这也并不正确,但是一些穿甲弹装填沙子是正常情况,不是质量问题。
三、战前北洋水师召集各舰舰长,商议如何对敌。
这个也和历史不符,历史上丁汝昌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召集大家开会,只是定远舰上部分人员简单讨论了一下。
四、刘步蟾在剧中也是反派,不仅私自修改命令,改变队形,还下令提前开炮。
这个实际上也与历史不符,在当时刘步蟾因为和北洋水师洋员泰莱关系不好,所以泰莱在回忆录里写了很多抹黑刘步蟾的话,但是近些年经过考证,证明泰莱所言大多不实,刘步蟾是被认为抹黑。
而且刘步蟾当时在北洋水师军中威信很高,甚至超过了职务还在他之上的林泰曾,他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海战中在丁汝昌受伤以后,也是刘步蟾代替指挥。这个错误应该是当时这方面历史研究不足造成的,倒不能怪导演。
五、联合舰队的旗舰变成了吉野。
这个错误有些不应该,因为联合舰队旗舰是松岛这个并无疑义。可能是致远撞沉吉野的故事流传广,吉野太有名,所以导演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动。这个应该属于艺术夸张需要。
六、济远上的水兵不满方伯谦的逃跑行为,将他枪杀。
这个完全是虚构了,历史上方伯谦是战后因为临阵脱逃被判斩首,这个也是纯艺术加工虚构而成。
七、致远因为炮弹用尽,决定撞击吉野,吉野调头就跑,在追击过程中致远被吉野用鱼雷击沉。
实际上并没有证据说明致远上炮弹用尽,而且致远的航速也是无法追上吉野的,致远的冲击还是为了打乱日本的队形。此外在海战中吉野并没有发射鱼雷,致远沉没原因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可能是鱼雷殉爆,也可能是锅炉爆炸,但是肯定不是鱼雷。
此外在片中还有在致远追击吉野是日本水兵跳海逃生的镜头,这个也并不存在。
以上就是个人印象里的片中历史错误,因为看的时代过于久远,印象可能有误,希望大家指正补充,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